□本报记者 唐昆
中国工商银行挂牌上市,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内部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中国银行业下一步将如何巩固目前的改制成果,如何建立现代化银行制度,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应对全方位的挑战,记者采访了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张君。
上海证券报: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银行业改革取得了诸多成果。您如何看待当前银行业发展的形势?
刘张君:目前,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银行 业公司治理改革初见成效,银行内控机制逐步发挥作用,商业银行流动性充足,资产质量显著改善,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已下降到一位数。这些为银行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内外部环境。
上海证券报:我国金融业将于今年底面临全面开放,您认为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哪些挑战呢?
刘张君:今年底,我国金融业将迎来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将直接面向中国金融消费者,与中资银行展开全面竞争。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具有多方面优势。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银行,已是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全能银行,并且具有很强的金融创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知名的品牌等优势。
上海证券报:您认为中国银行业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开展工作来应对这些挑战呢?
刘张君:我个人认为,首先是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提升中国银行业核心竞争力。国内银行的产品单一,竞争同质化现象普遍,竞争能力较弱。作为协会主管单位,中国银监会也一直持积极推进的态度。通过金融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使得我国银行业处于不败之地。
其次,加强行业自律,制止恶性竞争行为。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产品战略、客户战略和市场定位有差别。中资银行的恶性竞争行为,往往对外资银行不构成威胁,相反,却对中资银行产生负面影响。
再次,必须建立公平的良好的竞争环境。在改革开放中,国家从战略的高度对外资进入中国给予了一些政策倾斜,即所谓的超国民待遇。外资全面进入银行业以后,已经不适合再继续享受超国民待遇了。我们要努力争取公平的中外资银行竞争环境。
最后,必须强化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与外资银行近百年的人才战略相比,中资银行的人才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协会正在建立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银行业从业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