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琼
在资本外衣包裹下的老式婚姻与新式婚姻有了一点不同。前者似乎是女方完全成了男方家庭的附属品;而后者相互持股的模式,有一点相互附属但又独立的味道。
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并非双方看对眼的选择。如果是一强一弱,或许双方还能琴瑟调和;但若两强相遇,互不买帐,则内讧甚于合作。如果放在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上,则麻烦更多。
首先,相互持股会影响奇瑞汽车上市。
江淮汽车已经是一家规范运 作的上市公司,一旦持股奇瑞汽车。势必要公布奇瑞汽车近几年的运营情况。相当于奇瑞汽车未上市前,其关键的财务信息已经公告天下。如果奇瑞汽车盈利情况并不理想,要进行上市前的资产结构调整,那么信息的差异就会引起市场的怀疑,进而影响奇瑞汽车的上市发行。
其次,奇瑞汽车迟早要上市。相互持股将会影响到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最终损害的将是安徽汽车工业的利益。
一方面,这会影响资产的定价。好苹果和坏苹果的搭配销售,总是低于好苹果单独销售的收入。同样,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相互持股后,资产质量较高、盈利能力较高的江淮汽车的定价将会下降。对于安徽省而言,更应该考虑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在资本市场的总定价。
第二,正在成长期的奇瑞更追求规模化、而较少顾及利润,难免会造成业绩的巨幅波动。这亦会影响江淮汽车股东的利益。因为,即使奇瑞汽车贡献给江淮汽车的股息收入微不足道,但由于资本市场天生的敏感性,亦会在某一时点发生连锁抛售。
此外,奇瑞汽车未来计划100万辆产能需要较多的发展资金,未来募集资金时,江淮汽车如保持20%的持股比例,是否具有足够财力去支撑?更何况,江淮自身的轿车项目也需要不小的投入。无论江淮汽车出于自身原因或因资金不足选择缩小持股比例,都会引起资本市场对募资项目前景的猜疑。
第三,如果相互持股后,江淮汽车或奇瑞汽车中的任一家企业管理另一家企业,1+1的结果都是小于1。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无论是江淮汽车还是奇瑞汽车的员工均不热衷于两家可能联合之事。因为两家企业的差异太大,很难互相认同。
江淮汽车以左延安的稳健文化著称,管理团队也相当稳定。即使非上班时间,公司员工打牌或者打麻将一经获悉,均会受罚。而奇瑞汽车一向以激进大胆著称,管理团队以职业经理人居多,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第四,这并不符合江淮汽车的运作属性。
多年来,江淮汽车一直反周期运作:在行业高潮时筹资,在行业低潮时买入低价设备。因为,按照经济周期理论,作为固定资产投入的汽车生产资源终会变得便宜。以江淮汽车建立钢结构车间为例,此时的钢材价格比2004年下降了30%。
而中国汽车产能尽管过剩,但并未达到低潮。因此江淮汽车捡到便宜资源的时机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