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风险基金:艺术投资新热点
[□姜长城] 2006-10-30 00:00

 

  随着财富人群基数增大,艺术品投资热潮导致艺术市场原有的组成部分,如画廊、拍卖行、博览会已经难以满足热潮中大量流动的资金和商人们的获利欲望,艺术品风险投资基金成为最有可能引发新一轮运动或者风潮的新动力。据专业机构的市场观察调研显示,以私募基金形式参与艺术品投资运营的较成功案例在中国大陆也已经有20多个。

  艺术风险基金平台形成

  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即使在资本主义市场发展完备、货币和金融债券体 系健全、投资心理土壤丰厚的美国,风险投资仍然不被认可和接受。大家都着眼于一种稳妥的、可计算和量化的投资项目,可定期分红、资产评估、监控清晰透明等的条目构成了一个风险承受的底限。但现在风险投资则成为一种强势力量。无论是对冲基金还是其它模式的融资获益模式日益成为金融和房地产市场甚至其它实业、商业领域的坚固的支撑力量。据美国红杉基金的中国合伙人张帆先生介绍,在美国的纳斯达克股市,有1/3的中小上市企业背后都是由风险基金支撑的,从一个市场资金量的分布来看,1980年代的风险投资基金的资本蓄积量达到了160亿美元,到2000年的时候整个盘面就达到了1000亿美元,而到了今天,整个风险资本所掌控的资本仅美国市场就达到了12000亿美金。相比现今的艺术品市场,在一个艺术品越来越具备成为一种投资工具的的时候,这种历史和现实的相似性就有可能发生跨界挪移,很可能迟早成为资本角逐的狩猎场。

  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了长期压抑后在专家所称的“后非典时期”迎来了迅捷的爆发期,由于之前的市场存量、人才和后续储备上,都已经具备了极大量的基数,而在内、外市场爆发性的购买热情拉动下,获益增长点远远不是实业和商业服务盈利模式可以达到的,而且整个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也具备了相当的资本消化力和扩容空间。种种迹象表明,风险基金进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也就是说它对风险基金的诱惑力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艺术风险基金是把双刃剑

  目前国内的艺术市场依然是建立在区域分隔和单点传输的框架体系下的,在这样的体系下,我们的藏家、画廊、拍卖行各司其职当然也是各拥利益,从而形成了整个产业链条的利益支撑和实质驱动。而一旦风险基金进入市场,其批量化操作模式、理性思维、固化的监控和评估模型以及出货和入货的运作习性均会对现有的行业规则形成很大冲击。风险基金要实现建立在量和资本获利底限基准上的逐利目标,就要打破现有的对于艺术品的价值评判和衡量模式,以重新洗牌制定有利于资本获利的新规则。而原来画廊和拍卖行建立的交易模式、价格生成系统和销售平台统统要遭受冲击,当资金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可能引发其它产业惯有的垄断性状态的产生,那时,恐怕对于艺术生产本身都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风险基金进入艺术市场对市场保护与获利兼顾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如英国的铁路养老基金和熊皮基金。专业的管理和渗透式的入市机制,才能更好地保持基金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艺术品风险投资基金极有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性的市场力量,其拥有的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和渗透力均会成为自身的强势支撑,以更强大的金融面貌出现在艺术市场,无疑将推动艺术市场发生巨大的变化。

  虽然很多商人看到了艺术市场存在的巨大潜力,但由于艺术品交易的特殊性,在一些以纯粹的金融炒作方式遭受重创后,众多投资资金如群狼看到巨大的猎物一样,蠢蠢欲动却不敢贸然进攻。事实上,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艺术市场蕴藏的生命力完全可以支持获利,但获利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冷静与智慧!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