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禹刚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进入尾声,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成为市场新的关注目标,在昨日清华大学和甫瀚公司(Protiviti)联合发布的“全国城商行内控机制调研”报告会上,组织架构不清晰成为影响城商行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掣肘。
清华大学和甫瀚公司这项针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城商行虽然已经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架构,但是在职责划分上还不够清晰,造成某些角色的重叠,影响监督和执行机 构各自职能的发挥,不能很好地发挥出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此外,在内控方案和政策方面,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他们机构的内控方案和政策是由董事会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审批。只有43%的受访者表示是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来批准及确认内部审计方案和政策,而其余的银行是由其他部门或通过其他方式来批准及确认,这与银监会要求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才是负责审批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方案和政策的机构”的规定存在一定差距。
调查还发现,城商行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普遍薄弱,在风险识别和处理、数据准确性等方面人为影响因素过大,对自动系统和标准化方法的使用不足,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而且大部份内控工作的实施、评估、监测、沟通及培训皆以内部人员为主导,仅约25%的受访者所在的银行邀请了外部专业机构参与内控体系建设。
此次调查共向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发出问卷,收回的 59份有效问卷来自48家银行的受访者。所有被调查者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内控工作,因此调查所反映的情况应该比较接近当前的实际情况。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张陶伟向记者表示,去年开始,外资银行纷纷选择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合作对象,城商行自身也积极准备上市,外资参股和增资扩股等从客观上加快了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使其在经营理念、技术力量和管理机制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但是张陶伟强调,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真正落实与投资者的合作协议,推进成果和技术的转化,尽快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仍然是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任务。他建议城商行需要从组织架构上理清各机构的职能,将监管层与执行层的功能进行区分,以确保监管者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也使执行层的工作能顺利进行,这是建立有效内控体系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