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适度放宽外资入股金融业比例
[□本报记者 唐昆] 2006-10-31 00:00

 

  外资进入金融服务业的股权比例、业务范围和投资来源地限制将进一步放开 徐汇 资料图
  ■首次明确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适度放宽外资进入金融服务业的股权比例、业务范围和投资来源地限制。

  ■下一步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监管协调机制;加快存款保险制度建设。

  ■将深化金融改革,全面提升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坚持国家绝对控股。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保障金融安全。

  □本报记者 唐昆

  

  昨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6)》,报告称将适当放宽外资入股金融业的比例,加快建立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

  央行认为,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政府将继续完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坚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有保有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情况加强分类指导。

  报告建议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利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作用。

  适度放宽外资入股比例

  央行报告明确表示,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保障金融安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适度放宽外资进入金融服务业的股权比例、业务范围和投资来源地限制。”央行认为,这样可以引导外资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金融对外开放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的转变。

  与此同时,央行强调将“加强对主要金融机构的控制力,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银行业有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254家,资产总额876.57亿美元,占全部银行业资产总额的1.89%。154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在25个城市经营人民币业务,25家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了20家中资银行类金融机构。

  此外,证券业有外资参股的证券公司7家,外资参股和合资(中方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20家,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32家。保险业涉及外资的保险营业性机构共40家,其中中外合资23家,外商独资17家。

  加快存款保险制度建设

  央行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金融风险处置长效机制,加快建设金融安全网,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完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和保险保障制度,防范道德风险。加快建立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并形成对金融监管的有效补充。进一步加强金融审慎监管,完善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

  在处置风险的过程中,金融风险处置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和《关于个人债权收购意见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出台,规定了个人债权收购范围和收购标准,进一步明确了风险补偿的市场化原则。

  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鉴于金融竞争日益激烈,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发展日益融为一体,央行表示要加强金融监管,完善监管协调机制。“在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日益明显的形势下,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协调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改善金融发展和创新的监管环境。”

  此外,报告还从多个方面对深化金融改革提出要求:推进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坚持国家绝对控股;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加快政策性银行的职能调整和转型,进一步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体制,推进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恢复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基本功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

  ■报告解读

  五大因素挑战

  中国金融稳定

  央行报告指出,目前五个方面的因素在影响我国金融稳定,这也将是维护金融稳定工作关注的几个重点任务。

  资源价格波动影响中国经济

  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尤其是无序调整)可能会加大国际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造成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资产价格调整,进而对中国出口和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此外,石油等资源供求和价格波动,也是当前金融稳定工作关注的重点。报告认为,石油等供求和价格的波动,会给中国带来进口成本上升和潜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使经济增长的资源约束加大,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结构性矛盾问题突出

  经济结构性矛盾是中国经济的突出问题,不利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导致流动性过多,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增大,资产价格上涨,银行信贷风险增大,经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增加。

  风险过多集中于银行业

  直接融资发展较慢且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间接融资比重过高,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业,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不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新时期金融业面临的竞争加剧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结束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竞争加剧,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和汇率变化的能力有待提高,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需进一步化解。

  金融创新需与风险防范并重

  目前,中国金融机构创新能力不强,而在不断加快金融创新的同时,应高度关注防范和监控难度较大的跨行业、跨市场、跨国界的系统性风险。(但有为)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