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新时代
[□李国旺] 2006-11-10 00:00

 

  □李国旺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带来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同时,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对落后,导致了居民对公共理财产品需求的高速增长。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市场需求强烈、股票型基金两天可以销售五六十亿(去年同期是天方夜谭)、银行各种理财产品持续热销,所有适应市民需求的理财产品的推出,在今年似乎都不得不表现出“牛市”的旺销状态。

  我们不能否认股改形成的制度性利好对促进股市向好的基础性作用,我们也不能否认人民币升值所带动的资产重估浪潮,为全世界资金向中国流动特别是向股市流动,为股市积极向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股市牛市格局的形成,是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当然不能否定机构投资者(包括QFII)的功劳。

  历史已经证明,机构投资者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本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带动了投资基金的发展。1970年时,美国已有投资基金361个,总资产近500亿美元,投资者逾千万人。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高失业率伴随高通胀率,投资基金的发展亦进入一个低迷阶段,在投资者数量和管理资产方面都出现萎缩。进入80年代后,美国国内利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经济的增长和股市的兴旺亦使投资基金得以快速发展。尤其在80年代中后期,股票市场长期平均收益高于银行存款和债券利率的优势逐渐显出,投资基金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飞跃。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使得投资全球化的概念主导了美国投资基金的发展,美国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股市空前高涨,股票基金也得以迅速膨胀。

  如果经济持续稳定,如果牛市继续进行下去,本土机构下一步如何发展壮大?在群雄并起的时候,在混业经营事实上已经存在之际,这是摆在市场面前的共同话题。机构依靠什么发展?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2005年底到2006年初,多数股票型基金净值上升到1元钱以上时,已经熬了近两年的国内基金持有人迅速地赎回以“获利”了结,基金经理被迫抛出手中的“好股票”以满足持有人赎回的需要,最后这些刚刚行情启动的股票被等在一边的QFII接手了。基金持有人大概不知道,要将这些股票选择进入股票池,再进入基金组合,基金管理人要经过多少次的现场调查和讨论论证,要投入多少的劳动。因此,要想中国的机构投资者稳定增长,要想让基金持有人与机构管理人(机构投资者)在市场允许的范围内共同成长,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即投资者教育必须做好。

  

  (作者为银河基金管理公司市场总监;博客地址:http://liguowang.blog.cnstock.com)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