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 期证融合呼唤三层面金融创新
[□本报记者 屈红燕] 2006-11-10 00:00

 

  业内专家:

  期证融合呼唤三层面金融创新

  □本报记者 屈红燕

  

  即将问世的金融衍生品将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前所未有地联系在一起,但业内专家认为,鉴于目前的制度安排和技术条件不足,期证真正实现有效对接尚需金融创新。中国国际期货总裁马文胜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期证融合的基础是如何满足客户需要,因此必须考虑以下三个层面的创新。

  首先,银行系统对接要方便资金划拨。在资金划转上,客户需要一个可 以同时在银行、证券、期货三者之间非常方便划转的银行账户,因此建议利用全国的银期转账和银证转账,设计一个满足上述需求的新产品。他认为,如果在这一点上突破了,相当于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虚拟的期货公司营业部,方便客户证券和期货两类交易。

  第二是期货公司技术系统和证券营业部之间的对接问题。目前证券公司的客户使用DOS系统,而期货公司使用Windows系统,如果券商客户能够采用Windows系统,就解决了客户在通过异地的期货公司(包括在当地没有营业部的期货公司)进行交易的问题。

  第三是开户问题。按照期货的规定,客户必须当面开户,这样就存在“如果期货公司人员不在场开户,期货公司授权券商营业部帮助开户,会不会存在法律上问题。”事实上,这就产生了对期货公司服务部的需求。马文胜提出,期货公司能否开设一个能够不承担客户交易只承担客户开户服务的服务部。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