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辉
要论风云人物的出产数量,最近二十多年无疑是最多的。虽然他们大多只是匆匆过客,没几年就淡出人们的视野,被滚滚“后浪”淹没了,可是他们对于普通老百姓思想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当年的“股神”杨百万。
“我们厂党委书记今年到宿舍区来拜年,居然说‘恭喜发财’了……”八十年代中期的某个春节,我所居住的工厂宿舍区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新闻。那个时代,报纸、电视并不能给普通老百姓带来多少资讯,你的官职高低决定了你获得信息的多少。宿舍区里的人能够接触到的最高干部就是厂党委书记。有句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他就是我们全宿舍区居民了解政策冷暖的那只鸭。
将信将疑中,一个个个体户在我们身边相继发了财,过上了天天抽“希尔顿”,餐餐吃“爆京片”的幸福生活。于是,我们彻底相信了国家确实在鼓励我们发家致富。相信归相信,羡慕归羡慕。可是怎样才能发财呢?靠工厂发的百把块钱工资显然是不行的,辞职去干个体户?个体户是没有劳保的,年纪大了没有退休金、没有公费医疗、没有住房分配,尤其后者,在当时的城市里你再有钱也买不到房子。有了这些“没有”,除了农民进城、“两劳”释放、待业人员,没有几个城市居民敢于砸了铁饭碗去抽“希尔顿”、吃“爆京片”。
等待着,等待着。90年终于来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风云人物杨百万。与以前的王进喜、陈永贵不同,杨百万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事迹可以去感染人,也不是小时候就跳粪坑救人的“高大全”英雄。他感染人的惟一原因就是他姓氏后面的“百万”二字,他就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眼里的“李嘉诚”、“比尔·盖茨”。除了百万,另一个使他能成为平民偶像的理由是他的身份只是某单位仓库的前主任,他炒股用的本金也是大多数老百姓拿得出来的。另外,炒股不必辞职,可以端着铁饭碗炒,这点大大增加了社会各阶层的参与性。
“和尚动得,我就动不得?”这是中国老百姓最惯用的类比思维。杨百万这个“和尚”如此普通,因此他的发财能够激发出来的“动力”可想而知。于是,证券交易所里便挤满了拿着菜篮子的老太太、打着毛衣的少妇、从办公室溜出来看行情的小干部……
沸沸扬扬了几年之后,证券交易所门口卖盒饭、摆报摊的小贩大多发了小财,老太太、少妇之类小股民不是割掉了积累多年的“血汗肉”,就是炒股炒成了“股东”,眼看着理论上的资产一点点变少。
杨百万当然是无罪的,他并没有号召大家跟他学。是老百姓太傻了,明知自己不是那块料还要去送钱?当初确实是许多专家这样认为,可是现在回头看看,那时候倘若你既想保住自己的“劳保”、“房子”,还想发财,有什么渠道?除了炒股,别无选择。
杨百万随着漫长的熊市渐渐被封存在了中老年人的回忆中,这时一个虚拟的进口理财偶像横空出世,那就是某个按揭买了一套大房子的美国老太太。该老太太除了性别和虚拟的国籍以外,公众对之一无所知。她是肯塔基人还是加利福尼亚人?年轻时是律师还是清洁工?为什么她一个人还按揭,难道她一直是独身主义者?虽然疑点重重,不过国人一向不喜欢理性思考,习惯了靠“感悟”去领会精神。很快,从舆论到老百姓,效仿美国老太太,鄙视中国老太太就蔚然成风了。
像股市一样,敢于盲目第一批进入房市的勇敢者同样收益颇丰。买房之后,房子和工资都飞快地增长着,要还的按揭还是每月几百、千把块,于是越还越轻松。当年几万元买的房子不过三、四年工夫就变成了几十万,奔小康的速度快得让人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于是,买房成了老百姓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买什么二手房,起码买个1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房子。没钱?贷款啊,按照现在的政策即使以后还不上贷款,银行也不能拍卖你的惟一住房,赖着就是了!”我那没有多少文化的姑妈对于有利于她的政策一向了解得很清楚,并且有用活、用足的打算。想到她并不高的收入居然按揭了一套高档住宅,银行是凶多吉少了。
“我月薪3000,还2000确实紧张了一些。不过再过几年工资涨到一万多了,再还2000多就不吃力了……”这是我朋友小李的观点。从几百到几千,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的几年,许多人的工资确实飞跃了。可是就像一个差生的成绩从40分提高到80多分,也许短期补习就能达到。可是从80多分要提高到100分就不是同样的时间能完成的。拿这位老兄而言,一家民营企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一个内地城市月薪要到达一万,估计不是看得到的未来可以实现的。不过有着小李这样乐观情绪的年轻人并不少,所以舆论再去否定“美国老太太”,去劝年轻人选择租房基本上是徒劳的。
“我觉得当房奴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我的房子一直在涨……现在我不用像没有买房的人那样担心房子涨价了,越涨对我越有利。”我的一位同事在艰苦还贷之余,痛并快乐着。房价上涨对于只有一套住房的房奴真的有利吗?他显然没有想过自己的住房如果卖了住到哪里去?如果不卖,理论上的财产增值又有什么意义。假如他以后准备卖房换更大的房子,卖价与当初买价之间固然可以产生“利润”,可是那时的新房子也已经涨了许多,这种“利润”与二次买房需要多支出的房价上涨部分相比,多半还是吃亏了。
与股市相比,房市兴旺时期的社会背景大不一样。经过多年改革,大多数人已经告别了铁饭碗,下海经商不再受劳动人事体制的牵制。可是,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投资渠道依然是稀少的。存银行,利息之低与物价涨幅相比,显然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去搞个体经营,在许多地方没有“关系”根本租不到好门面,接不到有良好收益的项目,更无法规避过多的苛捐杂税,有数据显示最近五年中国个体户数量大幅减少……比来比去,房市便成了相对透明,可以相对公平参与的投资之路。
“炒股炒成股东,炒房炒成房东”其实并不可笑,杨百万和“美国老太太”也不是让中国老百姓不顾自身情况盲目投资的罪魁祸首。如果只有一个冷馒头可供选择,那么即便只能吃流食的胃溃疡患者也只能拿起它来啃了,这不是盲目,是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