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业苦谋“蓝海”思维
[◎李国旺] 2006-11-14 00:00

 

  ◎李国旺

  银河基金管理公司

  市场总监

  ———机构新时代之二

  随着中国金融业日益对外开放,资本市场持续牛市,基金产品开发在加速,供给在持续上升,但是国内基金产品的需求似乎并没有同比上升。由于事实上存在的混业经营,券商、信托、银行及国外机构都在抢夺本土基金公司的客户,更不用说基金业内部的“红海”竞争,以市场份额为目标的客户争夺无所不在。

  国内基金业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势头确实威猛:基金营销从依靠银行和券商,到邮储到各种代理机构的逐步出现,再到自控渠道的初步建设;从有形交易到无形的网上交易,如此等等都是基于竞争的需要。基金品种从封闭式到开放式,从股票型基金到债券型、货币型基金,如今又有各种特色的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出现,投资者几乎来不及适应新的市场供给,对名目繁多的基金名称往往无所适从。伴随着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产品供给爆炸式增长的,是投资者理念的相对滞后,需求没有跟上供给的步伐,基金业内部不可避免陷入在既定市场的“红海”恶性竞争的泥沼。

  眼下,趋同的营销战略使得有限的基金业市场过度拥挤,基金业在营销市场中相对于渠道的地位越来越弱。按照常理,基金规模的扩大与品牌建设关系是正相应的,但由于投资模型的趋同,可以进入股票池的可供投资选择的上市公司相对集中,同类型的基金投资组合越来越趋同,单个基金产品的品牌建设变得愈加困难。由于投资范围受基金合同的限制,国内基金无法着手在世界范围的资产灵活组合配置,单个基金的品牌无法能以长线业绩为保障。在日益残酷的以价格竞争主线的“红海”竞争大潮下,是基金管理者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习惯模式、停止以价格战为主要内容的竞争时候了。业态的急剧变化,使得开辟新的盈利模式,跳出“红海”竞争思维向“蓝海”转型已经成为基金业发展的历史需要。

  历史经验证明,公司无论规模大小,管理者无论年龄长幼,产业无论朝阳夕阳,企业无论是刚进入市场还是已有根基,所有制无论私营国有,技术含量无论高低,注册地无论国别,都可以创造并占领“蓝海”。当某个行业刚刚发展时,企业不必非在既定的市场空间内白热竞争不可;应当善于在产业内拓展新市场空间,以期获得强劲的、盈利性的增长。由于选股模型和投资范围的局限,今天的中国基金业单个业绩品牌还没有超过5年以上保持优先地位的,虽然投资者正逐渐以品牌来选择基金,个别排名前列的基金出现特别热销的火爆场面,但一旦业绩不稳定,投资者随时可能弃之而去,新基金发行就会面临新的困难。为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更好地回报投资者,停止相互间的恶性竞争,打消、最终放弃这种自相残杀的竞争,有必要拓展新的非竞争性的市场空间,即以“蓝海”战略思维创造新需求,吸引新客户,从而摆脱竞争,超越竞争。

  基金业的“蓝海”存在于千家万户中,“为百姓家理财”和“为天下人运筹”,基金业才能开辟真正的“蓝海”。从海外那些名声赫赫的大基金的经历看,以百姓需求为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导向的产业边界的扩展和新的市场空间的创造,前景无可限量,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潜力。老百姓的需求是递升的,在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后,随之而来要求市场提供享受、发展、安全需要的产品,因此需求提升将是理财产品开发的方向。基于老百姓需要的市场空间从来就不是既定的常数,因需求提升而产生的“蓝海”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持续扩张。国外“蓝海”战略实证研究发现,86%的新成立企业是线性扩张的,即在已经存在的“红海”市场空间内增长,它们对总收益和总利润的贡献分别为62%和39%。另外14%的企业定位于拓展“蓝海”,它们造就了38%的总收益和61%的总利润!

  想要使以老百姓的需求为方向的“蓝海”战略有执行力,基金公司就得通过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去开辟并占领全新的市场空间,创造出巨大的客户需求。基金持有人向基金管理人购买的是新的“增长价值”,得到新的“投资效用”,即其投资有所增值。基金管理人是在向客户(持有人)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管理收入有所扩大,在此基础上还得降低成本,进而得到新的“资本效用”,即利润增长。因此,以老百姓需求为产品开发和理财服务的基金业“蓝海”战略,提倡的是“价值创新”,由此开辟一个全新的、非竞争性的市场空间,差异化和低成本兼得。

  我们望见了中国基金业的“蓝海”了吗?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