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珑铭
现在,交通问题困扰着国内许多地方,北京等大城市尤甚。据报道,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第十届京港洽谈会前夕,特别提前于11月13日抵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专程赴香港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和香港地铁参观、取经,要实实在在向香港学习先进有效的交通管理运作经验。
香港的街道比内地绝大多数城市狭窄,香港车辆的密度比内地绝大多数城市高出一大截,但是,香港却成功地解决了困扰我们的交通拥堵问题。去香港时 ,如果留心一下,就会发现一个细节:香港的车辆过一个红绿灯后,到下一个路口处往往恰好绿灯亮,可以一路畅通。而我们许多城市的红绿灯,常常是等过了一个红灯,到另外一个路口又面对一个红灯,运气不好的时候会一路红灯。如果管理者将时间计算好,就不会出现如此不协调的状况。因而,交通拥堵不仅仅是硬件的问题,软件即管理方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笔者认为,中国许多大中城市陷于交通拥堵的困扰,根源在于务虚不务实。解决交通问题,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成功经验,就是发展公共交通。以法国巴黎为例,为了解决堵车难题,巴黎市政府以“公交优先”为原则,建立起了四通八达的公交网络,开辟了畅通无阻的“公交走廊”,只允许公共汽车、救护车、消防车等公共服务车辆在公交快车道上行驶,政府的公车则无此“特权”。
中国许多城市交通拥堵,就是公共交通落后导致的。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的轨道交通发展还比较慢,通车里程数比较低。即使在建的轨道交通全部通车,比照东京、伦敦这样的城市,北京轨道交通的数量还是少得多。轨道交通投资巨大,光靠政府投入远远不够。尽管发展公共交通网络的资金不足,北京市却花巨资购进了号称世界上最昂贵的公交车———每辆价格高达180万美元的氢燃料电池奔驰公交车。18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400多万元,可以购进几十辆普通公交车。
如果从务实的角度来看,肯定应该选择购买更多的普通公交车,而不是将本来就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豪华公交车上。事实上,在不少城市,在对待公共交通问题上,都经常采取一些华而不实的措施,偏离了单纯的交通问题本身。
公车过多是交通拥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的时候,北京市封存了49万辆公车,结果,北京交通一改过去拥堵的情况而变得畅通无阻。引人深思的是,北京49万余辆公车入库封存,却并未见到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效率受到严重影响的报道。这说明,公车的确应该大幅“裁减”了。
事实上,早在北京之前,韩国就大刀阔斧地这样做了。韩国首尔曾经拥有277.7万辆车,市政府连各课室(处级)都配备公车,为解决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首尔市政府进行公车改革,公车数量减少到47辆,其中给行政长官配备的“官车”仅有4辆:市长一辆,三位副市长各一辆。在完成一天的公务后,“官车”必须返回市政府并登记就位,如果没有紧要公务的话,市长也经常乘地铁上班。通过这一措施,首尔告别了交通拥堵。
总之,解决交通拥堵,关键是要务实,踏踏实实地围绕主题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