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净值的背后……
[□本报记者 王文清] 2006-11-16 00:00

 

  □本报记者 王文清

  

  当基金投资者还在患“恐高症”的时候,部分高净值基金却异军突起,以事实表明,在一个持续走高的市场中,高净值基金更具有强者恒强的优势。

  以截至11月6日,基金净值1.6519元、累计净值高达1.7619元的中信红利精选股票基金为例,据晨星开放式基金业绩排行榜显示,该基金最近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总回报率分别为8.96%、22.41%、38.23%,在84只股票型基金分别排行第4、第2、第3位。

  华夏大 盘精选、上投摩根阿尔法等高净值基金具有同样的成长优异,最近一年总回报率分列84只股票型基金第2、第5位,高净值并未成为其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的羁绊,其回报率远高于大部分年初新成立的基金,而其净值截至11月6日,则分别达到1.8700元、2.0092元。

  这些基金表现足以说明,高净值基金的成长性并不弱于新成立的基金,这些经历过市场检验的基金散发出“高”而弥坚的持续成长能力。对于基金持有人来说,以净值判断基金的表现是最直观、最容易的方式。净值高的基金,是其过去投资能力的直接体现,意味着每份基金所包含的资产价值高。相对于新发基金,高净值基金历经熊市、牛市双重考验,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运作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完全可以依靠以往的基金业绩来说话。

  初次购买基金的投资者有时会偏好低净值的基金,认为这样成本相对较低。事实上基金投资的回报是来自于持有期该基金的增长率,与购买时的单位面值并没有直接关系。此外,高净值基金,不等于它持有股票的价格已被高估。基金不是股票,“高抛低吸”并不适用于基金投资。基金的价值由其资产净值决定,高净值的背后,是基金经理的操作能力。好的基金经理,对他所选股票有自己的目标价格,当他持有的股票被高估时,他就会获利了结,然后再买他认为价格被低估的股票,所以高净值基金里,未必有价格被高估的股票。判断基金好坏的依据并不是净值的高低,基金净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