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也
据《新京报》报道,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1.3%,在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预计这一指数今年全年将达到1.5%,并指出,未来水、电、天然气等公用品的价格将陆续上调,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另外,央行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的调查显示,居民预期物价上升的占比升至44.2%,为历史第二高位。
央视的调查显示出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即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较为悲 观。近来,邮政资费、水价等,都在上涨,作为调价基本程序的听证会纷纷变成涨价会,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程序失去信任,而邮政资费的调价,连基本的听证程序也省略了。在这种情况下,公众的忧虑是必然的,因为它让公众感受到了制约公用品价格上涨力量的脆弱乃至缺位。
公用品价格上涨,通常是基于这样一种理由:现行的价格使有关企业不堪重负,如不调价生产将难以为继,而这种涨价的要求,往往总能达到目的。这种结果又进一步鼓励甚至诱惑着这些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变本加厉,提出更高的涨价要求,形成恶性循环。问题在于,我们缺少一种有效的成本核算机制。企业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在公众看来,这永远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谜团,相关企业的高工资、高福利、高奖金带来的成本增加,以及铺张浪费带来的成本增加,是否一并转嫁到公众身上?这是一个从来没有人能给出答案的问题。
应该认识到,水、电、天然气等公用品的价格上涨,对公众心理带来的压力是极为明显的。这些价格与公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们的上涨很容易加重公众对未来不确定性预期的担忧,而这一点恰是导致我国居民储蓄增加,人们不敢放心大胆消费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而要拉动内需,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增加居民的收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水、电、天然气等公用品价格持续上调,有可能给我国拉动内需战略的实现带来不利影响。
首先,我国居民的收入未能与GDP保持同步增长。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GDP以9%左右的速度增长,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但工资占GDP的比例,则从1989年的16%下降到2003年的12%。工人和农民工的工资更是连续数年停滞不涨。其次,收入分配不均。据《中华工商时报》披露,我国大约80%的储蓄是由20%的人拥有的。虽然我国居民储蓄高达14万亿,但存款主要集中在10%的人手中。人民银行一次关于“储蓄目的”的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储蓄的目的依次是攒教育费、养老、买房装修,此三项被称为“新三座大山”。居民的收入增速远远跟不上房价、医疗及部分公用品价格上涨的速度。
尽管我国经济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人均收入依然较低。据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介绍,2005年我国人均GDP为1703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25、日本的1/21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球排第110位。因而,有关部门应该客观评价公众的承受能力,同时,从拉动内需的战略高度出发,重新审视公用品价格持续上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阻止公用品价格的过快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