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琅
今年7月份,国家建设部等6部委发布了171号文件“限制外资炒楼”后,外资在中国房地产业的“攻城略地”的步伐似乎有所缓减。但是,现在看来,似乎言之过早。
记者手头的资料显示,从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情况看,仅8月份之前便已诞生了15个外资收购项目,牵涉到写字楼、住宅、商铺、酒店式服务公寓等各种物业。“在限外政策发布之后,境外机构投资者重新制定了投资战略,导致个别洽谈中项目暂时搁置 。”仲量联行分析师透露,“但是,外国机构投资者仍然对长线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示出浓厚兴趣。”
事实验证了这一观点。在“蛰伏”了一段时间之后,暗流涌动的外资收购项目开始浮上水面。10月11日,新加坡腾飞集团以1.66亿美元代价收购上海甲级写字楼海洋大厦;11月8日,德意志银行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管理业务分支机构RREEF取得珠海一大型民用住宅项目50%股权;11月16日,摩根士丹利参股投资15亿元的首个商业开发项目,上海安信商业广场开始入市,预计该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甚至会高于8%。
而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167亿元,同比增长32.5%;而三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利用外资金额上升到了259亿元,同比增长更是达46.6%。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许多房地产企业出现明显的资金问题。为了回笼资金,中国房地产企业纷纷以出让土地、低价出售物业、转让股份的方式来募集资金。“现在对于资本金雄厚的大型国际投资机构而言,这是不错的逢低吸纳的机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投行人士坦率表示,“从长远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有很好的获利空间,有望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住交会上,众多国内房产商对于海外投资机构者的“围追堵截”成为颇具深意的一个景象。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海外资本并不是中国楼市的“救命稻草”,投资并取得理想回报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有些仍然是希望长线投资或短线投机,有些则是为了借助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来获利。虽然可以引入海外发展房地产业的先进理念,但是过度也会导致国内整体市场的结构性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