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予军
安徽省枞阳县近日“提出”了一份关于正确对待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中央、省外媒体以及其他新闻媒体涉及问题严重、影响较大的报道采访,被采访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热情接待,全程陪同采访,并及时上报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新安晚报》11月27日)。
枞阳县支持新闻监督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是为了更好地配合记者采访,然而,这种规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很容易变味,把欢迎舆论监督变 成变相抵制舆论监督。众所周知,新闻舆论监督是建立在独立性基础之上的,独立性是新闻舆论监督的灵魂,是保障舆论监督真实、客观的一个重要前提。领导全程陪同采访非常容易使新闻采访失去独立性:有领导陪着,人们还敢接受记者采访吗?当着领导的面,被采访对象还敢坦然地讲真话吗?
事实上,不少地方对一些上访的群众百般阻挠、打击报复,目的就是为了掩盖真相,避免相关错误做法和丑闻被媒体知道。因而,新闻记者常常需要通过暗访的方式了解真相,将一些腐败丑闻和阴暗面公诸于众,使一些错误做法及时得到纠正,使一些腐败官员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如果当地领导全程陪同,对记者采访的目的和过程了如指掌,他们就可以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将一部分知情人“隔离”,或者制造假象,欺骗记者,给记者带来虚假和错误的信息。
莫说记者,一些地方官员就连国家领导人也敢欺骗。1998年11月12日,焦点访谈播放了《粮食“满仓”的真相》,当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前往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鹅岭镇粮库考察的时候,看到粮食满仓,但后来被揭穿,鹅岭粮库里的粮食是为了应付中央领导考察,从其他粮库紧急调运的。因而,领导全程陪同记者采访,表面上看是在支持舆论监督,给记者采访提供方便,产生的实际效果却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每个单位领导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即便其任劳任怨,一些工作也未必能够做得很好。而在领导的职责范围内,并没有“必须热情接待”记者这一项,如果领导放下本职工作不去做,却去全程陪同记者采访,是典型的不务正业。
而且,中央今年特别强调节约、规范招待费,“必须热情接待”倘若被执行成招待记者吃喝,就与此精神相悖。今年8月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曾提供一个数据:2004年全国公款吃喝3700亿元。这一现象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11月1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会议,特别强调:认真规范公务接待行为,要将公务接待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南方日报》11月17日)。在这一背景下,枞阳县要求“热情接待”记者,与中央强调节约、规范招待费的精神背道而驰。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基层单位不得封锁消息、隐瞒事实、干涉舆论监督,不得以行贿、说情等手段对舆论监督进行干预。而所谓的领导全程陪同有演变成变相封锁消息、隐瞒事实、干涉舆论监督的可能性;“热情接待”记者,又有演变成以行贿、说情等手段对舆论监督进行干预的可能性。
领导干部全程陪同记者采访是不妥当的,有关方面应该及时纠正这种错误做法,防止以公权力对新闻舆论监督造成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