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蒂芬·罗奇 本报记者 史丽 摄 |
|
大摩罗奇 明年不是中国经济本轮周期终点
□本报记者 禹刚
“2007年不是中国经济本轮繁荣期的终点,反而是中国经济走向更可持续、更平衡发展的起点,”摩根士丹利(简称“大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兼全球研究部主管斯蒂芬·罗奇昨日表示,他认为中国经济明年不会出现硬着陆,此外在近期,行政措施在宏观调控上的效果较货币政策更加有效。
昨日接受记者专访时,罗奇指出,在他40年的研究经验来看,没有哪个国家在经济增长结构上像中国这样不平衡,投资和出口占GDP比例过高,带来产能过剩、贸易摩擦等诸多问题,而消费占GDP比重在去年38%的基础上,今年有可能更低。
“政府在政策层面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现在是执行层面出现障碍,”罗奇表示。他以中国最近10年增长模式与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做对比,当时投资占到日本GDP的比重最高不超过35%,而中国在2005年已经接近50%。
他预测中国明年GDP和工业产出增长都会放缓,分别会降至8%至9%和12%至14%,但不会出现硬着陆。此外,虽然在正常情况下,央行的货币政策会对投资及经济增长等进行有效调控,“但中国的情况不一样,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要弱于发改委等的行政政策”。
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上周发布的2007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指出,2006年中国将达到近年来经济增长的最高点,2007年将结束本轮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经济增长将延续2006年后半期的态势进一步回落,实际GDP增长速度将略低于潜在GDP增长速度。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平衡性,罗奇表示,“结构平衡是中国迈向全球化的一大步,”他建议在未来三到五年,中国的转型应逐步脱离单靠出口和投资驱动的模式,而更多地转向一个被忽略方面———个人消费。
“但这并不意味着出口和投资不会增长,因为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仍然需要投资,而出口则能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生产,”罗奇强调,中国最需要的是一个更加平衡和多元化的增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