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基础设施投资热堪比网络泡沫
[□本报记者 朱周良] 2006-12-01 00:00

 

  机场、港口及收费公路等长期投资项目也成为了私人股本炒作的对象 张大伟 制图
  □本报记者 朱周良

  

  一种不易察觉的新型资产泡沫正在全球酝酿,所涉及的竟然是公用设施、机场、港口甚至收费公路等。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昨日发布研究报告称,全球基础设施领域已面临估值过高和负债率过高的“双重诅咒”,该行业投资的泛滥,已接近形成上世纪网络时代的泡沫。

  私人股本大量介入

  根据标准普尔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昨天向本报提供的这份名为《难以置信———全球基础设施基金惊人增长》的报告,今年迄今为止,基础设施领域的并购交易额已高达1450亿美元,较2000年增长180%,还有多达1500亿美元的资金已募集完成,等待投入。而这样的增长速度明年仍有望继续保持。

  报告称,基础设施基金最早源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澳洲的麦格理集团专门设立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得益于该行业较强的竞争优势以及稳定和相对较高的投资回报,基础设施领域吸引了更多类似养老基金等机构和投资者的介入。

  然而,随着私人股本的涉足,基础设施投资慢慢有些“变味”,从一贯认可的长期投资项目,变成了不少私人股本基金的炒作目标。

  标普的报告称,仅在今年迄今为止发生的基础设施行业并购交易中,就有半数是私人股本所为。但问题在于,私人股本投资者一般能容忍的最长投资周期也就只有3到5年,而基础设施项目显然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产生大量回报。

  两大风险凸现

  标准普尔欧洲基础设施行业分析师迈克尔·威尔金斯(Michael Wilkins)在报告中指出,融资成本低廉和私人股本投资意向,在合适投资目标相对短缺的时候,推高了基础设施行业的资产价格和举债水平。

  报告指出,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借贷方,都应该充分意识到由近年来全球基础设施基金数额激增所带来的信贷风险。

  “银行、私人股本基金以及共同基金都在争相购入基础设施行业的资产,同时,这一领域内并购交易的杠杆水平也越来越高,这其中潜藏的价格泡沫风险越来越严重。”

  据标普统计,目前已经发生的基础设施行业并购交易的负债比率(净债务/EBITDA)一般都在12倍至30倍之间,而一般的收购基金通常的负债率也不过6倍左右。

  “显然,过度旺盛的需求,可能使基础设施领域受到估值过高和举债过多的‘双重诅咒’———这是类似于网络时代资产泡沫的典型特征。那些不能记住历史的人必将重复历史。”威尔金斯表示。

  后果可能很严重

  “连基础设施都炒,挺危险的,”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对记者说,“这毕竟不是虚拟经济,而是很实业的东西。”她表示,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基础设施还带有公共设施的概念,很多人还没有太在意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过热问题,但现在看来这个领域的潜在风险需要引起关注。

  “把这样一个长期投资的东西变成短期投资来炒,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可能会很麻烦,”左小蕾说,她进一步指出,石油、黄金等资产尽管也受到炒作,但其往往是通过期货等虚拟形式,况且这些资产的投资周期都较短,相比之下,基础设施则是属于实业,一般需要10到20年才能收回投资。

  “说到底,这还是一个钱太多,又找不到合适投资渠道的问题,”左小蕾说。据她透露,近年来全球的私人股本筹集的总资金高达9000亿美元左右,已经投出了6000多亿美元,现在还有2000多亿美元急于寻找去路。

  “这么多的资金,涌到哪个领域都会产生泡沫。”

  左小蕾指出,一旦出现不能如期收回投资,导致投资方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如果大面积地发生,“影响可能远远不止金融市场,”还可能对总体经济带来巨大风险。

  基建投资须与经济增长匹配

  □本报记者 朱周良

  

  据标普统计,目前在基础设施行业吸引资金最多的并非发展中国家,而是欧洲,这主要因为当地对投资较为有利的行业监管制度,以及比较发达的所谓“公私合伙制”(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市场,即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

  具体到国家,英国和意大利成为基础设施投资最为集中的国家。自2003年以来,英意两国占全球所有基础设施投资的比例分别高达26%和20%。

  “尽管大家都去投资基础设施,但并不等于一国在这方面的实际需求有这么大,”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得与经济成长的阶段和节奏相匹配,不能过度超前。”

  在中国,由于有快速增长的经济做保障,中国包括高速和路桥在内的基础设施一般都有较高的利用率,投资回报率也相对稳定。但是,在一些其他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大量投入可能未必符合当地的实际需求,于是就会发生现金流回收难的问题。

  譬如在中东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也很火,但左小蕾认为,实际的交通流量等未必就有那么大,很多都是炒出来的“资金需求”。

  专家指出,对于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快速发展经济体,从长远来看,发展基础设施是必须的,因为如果交通等最基础的设施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势必影响投资环境和整体经济发展。但是,如果在很短时间内的基础设施投资过于集中,也不排除会催生“泡沫”。

  左小蕾表示,随着近年来私人股本基金的壮大,它们的总数目和投资规模都急速放大。考虑到越来越多大型私人股本基金纷纷介入中国内地,如果投资过于集中在某一领域,带来的潜在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必须监控好这些资金的动态。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