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柯鹏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这一周,楼市最大的新闻莫过于两件事。一是昨天下午,建设部等三部委通报了近期全国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表明“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情况总体上是好的,并且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另一个则是,全球最大的私募投资公司之一美国凯雷集团逆势出手,一下子拿出1.2亿美元吞入上海110套别墅,每套别墅的均价达860万元人民币。
两者似乎关联不大,但是细心人却可发现,在三部委的通报里,对住房供应结构、保障工作、税收信贷、土地政策、房地产市场秩序以及城镇房屋拆迁规模都是面面俱到的有所提及,但对于曾经轰轰烈烈的楼市“限外令”却未曾多言;与此相对的,受到政策影响的海外基金们在蛰伏了一段时间后,正在悄悄复苏并展开下一轮的进攻态势。可以说,美国凯雷集团是谋变的一个,却绝对不是今年的最后一个。
“尽管中国对海外资本投资房地产市场做出了一定的限制,但不会造成海外基金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退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基调是不会变化的,今年最后一个月就还会有新的收购案诞生。”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这样解释,“当然,在政策相继出台的背景下,海外基金都在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比如更多采用股权收购方式。”
与此同时,面临资金饥渴的不少国内开发商也在兴奋地向海外机构伸出橄榄枝。当然,如果是单纯的合作倒也不是坏事情,或许还能学到洋和尚的真经,修成正果;但是,这些开发商更多的是为债所逼,卖地求生的不堪结局;有些更是企图利用海外基金来自我炒作、哄抬房价,“自我坐庄”来抬宏观调控的杠。
对于海外基金的态度,当然是鉴别区分而非一棍子打死。但对于那些妄图利用海外基金来炒作房价、破坏住房结构的不法开发商们,我们当然要坚决抑制。如同墨家智者讲究兼爱非攻,墨守成规也曾是引以为豪的态度,然而一旦面临原则大义,“墨攻”也就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