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楼市十大热门词
[] 2006-12-01 00:00

 

  风云变幻,楼市匆匆又一年 资料图
  

  

  【策划人语】

  2006年的最后一个月,悄然而至。

  在这房地产风云年的楼市里,调控共博弈一色,房价与政策齐飞,实在是五彩斑斓,百味交集。《上证·地产投资》特别选择从今天开始,推出我们的年终特辑,期盼能以每周两版,总共十个版的全方位、多角度报道,为您开启这一年的楼市记忆。

  第一期的年终特辑,我们特此携手中国最大的房地产门户网站搜房网,推出海选出来的“2006中国楼市十大热门词”:“国六条”、“汤臣一品”、“任志强”等等赫然在列。这一次的热门词海选历时半个多月, 备选的前26个选项是主办方根据新闻曝光密集程度挑选出来的;第27个选项则是开放式,由网友自主填写,“任志强”一词就是这样产生的。

  通过这十个聚焦了无数人目光的词汇,望您能一窥2006中国楼市之全貌。(柯鹏)

  国六条  引爆点:调控

  

  □本报记者 于兵兵

  

  入选理由:2006年的中国楼市是一出惊心动魄的连续剧,故事的源头史称“国六条”。由此,性质、力度和广度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的全面房地产宏观调控已经来到。方向确定,无可回头。

  

  5月17日,在此前通过各种会议和文件的一系列预热调控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以高级别的通报方式正式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在以后的报道中,人们对这一政策的描述喜欢用“国六条”的说法。“国六条”在中国楼市发展史上的地位也已经被大多数人理解。

  准确来说,“国六条”具体包括: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调节税收、信贷、土地政策;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廉租住房制度建设;以及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等六项纲领性政策。

  其实,早在今年3月开始,就有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银行加息两个信息传达出了中央进一步调控楼市的规划。彼时,全国各地的房地产投资正如火如荼,即便是上海等在2005年已经出现楼市回调的城市也开始逐步回暖。在这样的市场上,“国六条”的横空出世不啻为一个爆炸性的信息。

  此后,包括建设部等九部委在内的相关部门从住房供应结构、税收、信贷、土地、市场管理、限制外资等各环节广泛主导和参与此轮宏观调控。一场事关房价、事关百姓未来居住方式、事关土地资源长远利用乃至事关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的调控大幕徐徐拉开。

  “从内容上看,国六条确实已经走出简单的调整房价的调控思路。最大的意义是从住房结构、住房保障、土地政策等环节梳理楼市的深层矛盾。”上海同策房产总裁孙益功称。

  大多数被采访的市场人士表示,“国六条”体现了国家调控楼市的视野逐步深入,手段日趋成熟。然而,也许每一次改革都不会一蹴而就,“国六条”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仍然遇到了来自市场的多方声音。比如,“住房结构这种完全的市场行为是否应该由政府统一划定”,“税收增加是否会变相增高房价”的讨论此起彼伏。

  尽管“国六条”引导下的2006楼市颇有些“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的感觉。但是,沿着“国六条”定下的方向前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楼市的未来几年一定会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理性轨迹。

  加息  引爆点:压力

  □本报记者 唐文祺

  

  入选理由:一年之中两次加息,市场的反应却是变得泰然。如果说央行在2004年的首次加息,对于楼市的作用力等同于掀起大浪;那么到了2006年,由于对加息预期的增强,政策心理的适应,楼市就只剩下涟漪了。

  

  其实从大部分学者的观点看,加息对于楼市参与方心理的影响力更大于实际影响力,加息更多地是传达出“信号灯”的作用,诸如控制房贷风险、抑制投机过热等等。

  今年4月27日的第一次加息,是恰逢“五一”长假之前的央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美联物业提供的资料显示,“五一”长假过后,上海各个区域的二手房成交量仍旧保持平稳态势。无论从楼盘价格、看房量还是挂牌量方面,基本与平时没有太大变化。美联物业上海总经理冯泓睿表示,原本对于4月27日央行公布的加息政策有一定担心,是否会对客户心理造成影响。但从市场情况来看,表现非常平静。

  第二次加息的出现更为突然。那时,一周前刚刚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有了大幅回调,似乎佐证了宏观调控政策的起效。但是8月18日,央行决定即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这样一来,明显的一个意义是,对于投资和自住的区别化对待,反映出利率杠杆使用更为灵活化。

  随后,在知名网站所作的调查中,认为加息“小挫房价”的为30.82%,成为各项所持网友比例之首;认为“巩固宏观调控果”和“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紧随其后;持有“抑制通货膨胀”的成为少数派。

  有意思的是,虽然认为加息针对楼市的网友占优势,但学者的观点此次却非常统一:加息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针对房地产市场而是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加息的作用力更为长远,近期只是从心理上会有影响。”更多的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实际影响力并不明显。”

  房奴  引爆点:无奈

  □本报记者 李和裕

  

  入选理由:房价高了,买房后生活压力陡然增大了,很多人为了偿还房贷,生活质量下降。除了养房,我们还能养什么?除了给银行打工,我们还能做什么?“房奴”一词由此而生并迅速流行。

  

  “房奴”一词一诞生,便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

  今年4月,媒体公布了一项起码有1.5万名购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其中有91.1%的人购房用了按揭贷款;而在这群贷款购房者中,有54.1%的人月供占其收入的20%至50%;更有31.75%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

  如果按照银监会2004年9月发布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中“应将借款人住房贷款的月房产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0%以下”的相关条款,上述31.8%的贷款购房者已经超过警戒线。业内指出,越过警戒线,不但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将影响到生活质量———“房奴”一词应运而生。而一旦按照国际通行的控制在月收入1/3的标准,我国的“房奴”队伍恐怕更是浩浩荡荡。

  如今在老百姓嘴里,“房奴”已叫得颇为顺口,并带有浓重的自嘲意味。“我已经沦为房奴了。”在上海一家证券公司工作的齐小姐脱口而出,“过去很多人被股票‘套牢’,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是被房子‘套牢’。”

  家在郊区却在市中心工作的齐小姐是在去年初成为有房一族的,当时差不多是上海楼市的最高点,但考虑到上下班方便、首付又有父母资助、加上年纪轻轻就能成为“有产阶级”,她还是自愿陷了进去。“眼下看来,自己有套房,只是占有心理优势罢了。”她坦言,“刚搬进去不久就开始楼市调控,现在每月收入6000多元超过一半是要交给银行的,但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房子才能再升值。至少为了这房子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乱花钱,也不会轻易调动工作的。”

  其实,比齐小姐更痛苦的“房奴”大有人在。许多男性称工作赚的钱不是为了养老婆、孩子,而是为了养房子,更别提提高生活质量了。当然,也有一些“房奴”当得心甘情愿———毕竟连首付也付不起,当不上“房奴”的潜在购房者还是大有人在。这么看来,要避免买房成为“美丽的错误”,还确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任志强  引爆点:争议

  □本报记者 柯鹏

  

  入选理由:中国房地产业一有风吹草动就少不了他的声音。言辞激烈、观点广受争议是他最大的特点。由于他总是站在一定的立场讲理论,曾一度被媒体评为“全中国人民最想打的十个人”之一。

  

  华远集团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华远集团老总任志强“任大炮”却是这几年的房地产风云人物。

  特别是在今年,任志强时不时抛出一系列“出格”的言论,从暴利论、富人区论、再到不盖房论、稳涨论、丫鬟论……每一次的“自说自话”都迎来无数的砖头回击。然而,我们的任先生依旧故我并似乎乐此不疲,屡败屡战而显得愈战愈勇———风头俨然已经盖过了以往的同侪,诸如潘石屹、王石等其他房地产大腕。

  梁木桐在《木桐短评》里旗帜鲜明地指出:今年任志强的“丫鬟论”,或许从另外一个角度揭露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现实情况下,企业和政府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然而,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当任志强先生语惊四座:“我是商人,不考虑穷人”的时候,他哪里有一点丫鬟的谦卑;当任志强先生疯狂叫嚣,“房地产就该是暴利行业”的时候,他何曾考虑过自己丫鬟的身份?当任志强先生庄重地宣称:“房价降了,房地产开发商有权不盖房”的时候,他又可曾想到过他所谓的主子———中国政府为老百姓能够安居而焦虑不安的心情?

  我们说,任志强先生的确有些特立独行,但是绝对不是个疯子。他不顾舆论压力,敢于并且乐意说出这些站在一定立场的言论,却从不敢“轻犯虎须”。事实上,一旦主管建设部门发话,强势开发商代表的任志强也只有认错。当然,这种管理只是治标而非治本,过不多久,任先生果然又再次跳了出来。

  我们认为,开发商任志强“大胆”的实质根源在于在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上,开发商对于购房者的强势地位依旧没有根本转变,高房价对于普通民众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依旧在一定程度存在。而这一切治本的方法,就在于彻底扭转这样的不平等楼市格局,让购房者享受到作为上帝,应有的一些尊重和权利。

  (下转C10版)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