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昆
“央行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已经走到尽头。”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昨日在“后WTO时代·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上说。几年前李扬曾经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中唯一的学者成员。
“道理很简单,无论是货币供应的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都已经是在每况愈下。”李扬建议,央行可以在利率、银行信贷、通货膨胀三个目标中做出选择。
李扬表示,央行可能年初定M 2为15%,到年末结果却是19%,“年初信贷目标两万五,最后实际情况高达四万”,“这很难说有效率了”。
货币供应的可控性正在降低,按照货币原理,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时会考虑两个因素:货币乘数和准备金。事实上,央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很有力,但是遗憾的是,货币供应量却并没有被控制,表明之间的相关性正在减弱。
而多种原因造成了央行的窘境。首先,货币乘数似乎已经难以受到控制,而且中国特色的准备金制度也不利于调控,银行在上调或者下调准备金时都显得比较从容和舒服。
其次是外汇市场方面,多年来形成的外汇流入压力自然会对货币政策造成重要影响,储蓄大于投资的长期趋势造成对外部门长期顺差,从而给货币政策带来单方压力。
接着是支付制度的变化,譬如大额实时支付乃至全额实时支付将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巨大影响。
此外,货币供应与GDP以及物价水平走势的相关性降低,“货币供应已经不适合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一定要落实的指标了。”李扬说。从全球来看,1993年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做证词时已强调美国货币供应量已经不是调控目标了。
李扬还认为,以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金融监管框架的实施,改变了货币政策的实施制度环境,也就是说资本管理本身有可能覆盖货币政策的效果,诸如准备金等措施所起的作用完全被覆盖在日常监管中。
谁来替代货币供应量呢,利率、银行信贷还是通货膨胀?
李扬认为,利率是否可行首先要看中国利率结构是什么样的,“一个利率能否成为基准利率取决于很多条件,我觉得现在条件不太具备。”
第二个改革方向可能是银行信贷,近期以来有学者著书认为,在调控中银行信贷比货币供应重要,这是恢复了在货币经济学界的老看法,但是目前仍需要更多研究佐证。
“第三个方向就是通货膨胀目标式了。”李扬认为,首先必须具备几个条件,比如经济条件要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金融条件需要有市场化的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操作条件必须保证货币政策有效,要建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等等。
“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调控机制转变包括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独立的含义指要独立于政府、独立于财政、独立于企业、独立于市场。”李扬建议,央行应当研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转变,应当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公开性和可信性,现在的货币政策不能出其不意。
此外,李扬还对金融监管框架提出建议,他认为应当加强金融的监管协调,在确定各专业监管当局监管功能和监管职责前提下,实现专业化,统一各监管当局的监管原则、制度、标准、程序、技术、方法;统一信息建议共享平台;处理涉及多家监管当局的综合类金融问题。
“中国以后应该有一个常设性的协调机构,这个机构应该处理标准的统一、信息的统一以及金融部门作为一个总体和部门外的协调问题,这就是金融监管协调。”李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