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也
出行难、行路难、交通时间成本不断增加、公交车比自行车还慢……近年来,中国城市交通中的种种“软肋”开始急剧凸显。建设部一位负责人发出警告:“如果再不采取断然措施,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某些城市的交通陷入瘫痪将指日可待。”(新华网12月3日)。
中国轿车的普及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就出现大面积的交通拥堵问题,倘若持续下去,后果不难想象。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公共交通的发展太滞后, 如果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原则不被重视和认真落实,那么,交通拥堵的状况将愈演愈烈,陷于瘫痪不过是时间早晚问题。
我国目前对公共交通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首先是投入太少。以2004年为例,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仅300多亿元,只占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6.9%。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计440公里,仅相当于英国伦敦1个城市的规模。遗憾的是,许多地方并未对症下药,而是通过扩展马路等方式来缓解交通拥堵,但总是治标不治本,很快又陷于拥堵困局。
其次,我们的公共交通的地位太靠后,未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地位。在许多城市,至今还没有专门的公共汽车车道,即使有,也常被公车和私家车挤占,导致公交车“步履维艰”,行速的缓慢又降低了公交车的吸引力。据悉,目前我国公交出行的分担率平均不足10%,特大城市也只有20%左右,而欧洲、日本、南美等大城市达到40%-60%,这也是为何欧洲、日本、美国车辆很多,却很少拥堵的根本原因。
交通拥堵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损失。仅2003年一年,全国因为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2500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大对公共交通的资金投入,同时,给公共交通以较高的地位,要求官员尽可能通过公共交通出行。这样,既能减少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数量,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有效缓解乃至消除交通拥堵,也能有效遏制公车腐败。
给公共交通“崇高”的地位,是一个真正的国际惯例。在法国巴黎,为了解决堵车难题,巴黎市政府以“公交优先”为原则,建立起了四通八达的公交网络,开辟了畅通无阻的“公交走廊”。目前全天或部分时间禁止其它车辆行驶的公共汽车专用道多达480条,公共汽车在公交快车道上畅通无阻,效率得到了最大幅度的提升。在英国,从2001年起,在从北部爱丁堡到南部埃克塞特的50个城镇的交通路线上,英国的公共汽车司机可以持“红绿灯遥控器”自行控制信号;公共汽车还有权在道路中间停车,小汽车则必须让行。
公车必须让位于公共交通。目前,在我国许多城市,公车常常享受着优先地位,这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大原因。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公车作出严格限制。比如,芬兰整个公务员系统中,只有总理、外交部长、内务部长和国防部长4个人享有固定的专用公车待遇,而且只能在上班时使用。韩国过去几年也饱受交通拥堵之困,后来,韩国首都首尔大幅减少公车数量,其中给行政长官配备的“官车”仅有4辆:市长一辆,三位副市长各一辆,且只能在公务时使用。此举立竿见影,韩国交通很快走出了拥堵困局。
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是破解交通困局的有效手段,我们也应尽快树立起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