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少业
随着银行、石化为首的一线蓝筹往上打开股价空间,二线蓝筹股成为新增资金疯抢的对象。无论是钢铁、地产、有色金属、汽车,还是港口、电力、煤炭、公路,近阶段都成为新资金眼中的“香饽饽”。
据记者统计,自11月15日沪市大盘站上1900点大关后,一批二线蓝筹成为市场的“明星股”。北辰实业、泛海建设、先锋股份、陆家嘴、金融街等地产股表现最耀眼,涨幅从69%到50%不等;太钢不锈、武钢股份等钢 铁股,中国重汽、福田汽车等汽车股、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柳工等机械股、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冀东水泥等水泥股,中金黄金、宝钛股份等有色金属股,期间都有30%以上的涨幅。可以说,与前期“二八现象”相比,二线蓝筹的崛起使得盘面异常火爆,同时二线蓝筹的“赚钱效应”也成为吸引场外资金入市的重要因素。
总体来看,以下三类个股在近阶段有资金持续流入。一是新会计准则的即将实施,使得商业地产股掀起重估风暴。进入11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脚步一路小跑,作为人民币升值最大受益者之一的房地产板块不断上涨,尤其是具有重估价值的商业地产,按照新会计准则,估值均大大提高,因而升幅较其它房产更大。二是整体上市概念股在沉寂之后再度崛起,其中的代表就是上港集团、上海汽车。周一,深能源强劲上涨,其潜在的整体上市题材已经得到市场的关注。由于整体上市大大提高了公司的估值水平,因此很容易得到主流资金的垂青。三是一些涨幅落后的优质个股,“错杀”之后补涨意愿较强。
由于多头能量进行阶段性总爆发,大盘冲击历史新高已如箭在弦。而从政策面的因素看,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资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机构投资者规模,无疑使得大蓝筹、二线蓝筹继续成为紧俏资源。毕竟机构投资者的建仓偏好来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以及业绩具有一定成长性的公司仍是首选,这点在成熟资本市场也不例外。一些机构的观点认为,大蓝筹、二线蓝筹将成为阶段性的稀缺资源,并因而享有高溢价,它们将成为市场最有生命力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