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靓
年关将至,沪上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上涨。11月份,中资金融机构活期存款大幅回升,流动资金贷款增速明显。
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2006年11月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1月份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各项存款542.4亿元,同比多增228.5亿元,创2005年以来单月存款增量新高。
报告强调,新增人民币存款中99.7%来自企业和储蓄活期存款。11月,沪上中资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企业活期存款438.1亿元,占企业存款增量的87.7%,同比多增329.5亿元。新增活期储蓄存款102.5亿元,同比多增62.5亿元,而当月定期储蓄存款则减少2.9亿元,同比多减103.4亿元。
与此同时,11月份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27.6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从贷款期限来看,中资金融机构当月新增流动性贷款75亿元,同比多增104.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分别多增62.4亿元和42亿元。而当月新增中长期贷款82.2亿元,同比多增仅61.6亿元,其中基本建设贷款增加10亿元,同比少增34.7亿元。
央行上海总部认为,企业活期存款大幅增加且波动性较大,主要是受企业上市募集资金和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资金沉淀及股市持续走强等因素影响。报告指出,至12月5日,有相当部分企业活期存款已被划走用于新股认购等。而居民储蓄资金流动性偏好明显增强,同样是受到近期股票、基金等赚钱效应凸显的影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指出,由于近期资本市场投资收益相对较好,企业亦有可能进行短线投资,造成资金“活存短贷”。
而复旦大学金融研究学院副院长陈学彬分析认为,一般来说,企业层面的“活存短贷”与年末应收应付账款集中处理有关。“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生产性采购、销售资金有年末结算的惯例。应收企业还未进行年终分配,短期资金存款活期化;企业应付可能因现金流量不足,进行短期借贷。在金融机构层面就表现出企业短期存贷款数量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