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恺 天津滨海综合 发展研究院 副院长 |
|
在外界关注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如何动作的时候,天津人自身也许更需要冷静。就滨海新区目前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态势,抓住机遇而言,金融改革创新究竟是手段还是目的?或两者兼而有之?起码在近期如何侧重,需要三思。 所谓目的,就是谋求金融业脱离制造业依托,独立发展。促进城市的经济结构柔性化,金融引领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比例超过50%,进入后工业社会,这是理想结果。退一步讲,达不到这一水平(目前国内无论上海还是深圳都离此很远),通过金融业的长足发展,成为地区性的经济中心,这个前景是很诱人的。
近几个月来,笔者接待过很多记者采访,提问最集中的是:“天津滨海新区与浦东相比,最大的劣势是金融,你们要大发展从哪里搞到钱?”“你们怎样解决钱的问题?”问得直率,也很直白。的确如此,滨海新区的下一步加快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外聚资源,最稀缺的就是资金。看来,外界对滨海新区发展金融业关心的重点在于手段,局外人的不解、疑惑甚至担忧不无道理。
仔细想来,对滨海新区缺钱这一点在于你怎么看,不能绝对化。微观上看,滨海新区可能不缺钱,准确说是不乏融资渠道。目前新区掌握的六家上市公司,借助滨海新区概念,股价普遍上扬;天津港在香港上市,一次融资30多亿港币;津滨发展增资扩股,机构投资者短时间内超额认购十几亿,如此等等。宏观上讲,国家开发行一次给新区授信额度达几百亿,加上渤海商业银行、滨海产业基金,以及传统金融机构的作用,资金融入滨海新区并不十分困难。
但又有不少人担心:融来这么多资金,以后怎么还?由谁来承担责任和风险?掩卷而思,这个担心是担到点上了。
正常情况下,在市场上流动、融通的资金,无一例外以资本的形式出现。按马克思的观点,资本的本质是运动的,不能停滞,一旦停滞下来,就还原成货币;但资本运动的目的是增值,要想增值就必须投资到产业资本形态上,这是常识。也许现代社会资本运动形式更加复杂多样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使用资本没有免费的午餐,讲求回报是根本的。若把上述观点引申一下,融入滨海新区的资本在金融机构业内运动是一个层次,但将其固化下来,以产业资本的形式运动就是另一个层次。
在中国现阶段,产业投资的利润率说其平均化也好,说其很少有超额利润的产业缝隙也好,总之,投资的回报率已经趋于平稳。因之,资本的活跃程度,向哪里流动,在一个点上聚集和融通的规模不是问题,而回报率才是问题。
趋势上看,国内资本市场开始向滨海新区倾斜,是看重这里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支点,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回报,如此而已。换句话说,滨海新区发展金融若注重工具性手段,落实在投资上,而非指望资本市场和金融业自身的运动改善经济结构,那么如何使用好资本就成为关键。否则,一次性融资,借钱不难,长期聚集资本就有麻烦了。没有回报或回报率达不到预期,资本怎样流入,也会怎样流出。
如此,结论有一点:天津滨海新区的强项是工业制造业,中央的定位很清楚,“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研发转化基地”,发展的现状是处于二次工业化的过程中。因此无论是创造环境还是直接投资,对金融业的要求首先是支撑手段。
若对此观点不持异议,那么融通资本的前提是要进行彻底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投资必须要考虑效率,要靠回报率支持融资。当然这其中有技巧,可以用新区掌握的自有资源作为杠杆,以小资本推动大资本运动,只是那些20多年来有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还不彻底。虽然中央没有专门提投融资体制改革,但这绝对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题中应有之义。投融资合在一起说,显然投融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更彰显出融资的工具性手段性质。所谓“功夫在金融之外”,就是改革投资体制,并且要有长治久安的机制,然后谈融资,才能打消人们的上述那些担忧,也是金融改革背后要跨出的实质性一步。这一步若跨不好,摔坏的不是资本和金融市场,而一定是滨海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