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备兑权证对 现货市场的影响
[] 2006-12-11 00:00

 

  1份国企股权证,由上市、由街货增减量变化、由接近到期及结算,对现货市场的影响不一。首先,从上市谈起,当1份国企股权证上市之前,一般而言,权证发行商是不须要持有正股,换言之,当该份国企股权证并没有街货,国企股权证对冲活动对正股现货,理论上没有直接影响。

  

  第二阶段,当有投资者买卖及持有个别国企股权证,使该证开始有街货,届时这份国企股权证的对冲活动开始影响现货市场。随着投资者参与国企股的热情不断高涨,发行商发行认购证的种类增加。当投资者买入国企股认购证,在初步对冲的层面上,发行商将会买入相关正股去对冲风险;随之而来的为动态对冲,当正股变化及相关证街货变化,发行商会选择透过买卖上市或场外期权、场外高息票据等衍生工具,发行商亦会根据相关证对冲比例变化而买卖相关衍生工具,去对冲波幅风险。只有当相关正股场外期权流动性不足、隐含波幅买卖差价极宽,以及个别正股即市波动性愈来愈大,当发行商不停地大手高追买正股、低追沽正股,或有机会未能有效地对冲个别国企证的潜在风险,使得现货股票的流动性和活跃程度大大提高,这直接增加了对现货的需求。可以看到,在近阶段建行、招行、交行等国企股的波动性增大,如招行11月9日上升5.2%,在11月10日有一度上升7%收窄至3.6%。根据历史波幅来看,建行、招行及交行的波幅已从低位升至高位。建行30天历史波幅由23%升至到44%,招行30天历史波幅升到41.7%,交行30天历史波幅由27%升到33.8%。

  

  事实上,权证发行商是依从期权的技术数据进行对冲,当投资者持有认股证时,发行商跟据对冲值资料变化增持或减持正股。当正股上升,认购证更趋价内,认购证对冲值上升,因此发行商会增持正股以平衡由于正股上升的对冲值差别,当正股下跌,认购证趋价外,对冲值下跌,权证发行商会减持正股。当发行商沽出认购证给投资者时买入正股,如沽出认沽证则卖出正股,买卖正股的数目是跟据对冲值计算。假设沽售认购证的每轮对冲值为0.5,当发行商沽售1百万份认购证时,理论上须买入50万股(1百万份乘以0.5)正股作对冲。

  

  权证具有杠杆效应、对冲及套利的功能,能给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提供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有效工具,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入市,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和深度。特别是,衍生产品带来的“双边市”特征. 在中国香港市场,证券公司、银行等机构针对工行和中行的H股发行了相当数量的备兑权证。工行H股在中国香港上市首日,即有多家机构发行了21只工行权证,其中绝大多数是认购权证,并于同日上市交易。另外,与中行H股挂钩的权证也有90余只。当市场对权证这类衍生品的需求,一旦相关权证成交愈多、街货变化愈多,亦间接刺激了现货的成交。前一段时间上市的招商银行与工商银行,个别发行商售出兑权证后,采用正股进行风险对冲,导致工商银行与招商银行正股的成交量活跃。工行成交量约1.2亿股 高于11月3日至10日平均每日成交量7800多万股。

  

  第三阶段,是权证由接近到期及结算的阶段.现时,中国香港市场的权证,全是现金结算,标准国企股认购权证的结算计算方法是以到期日前5个交易天正股收市价平均值减以行使价再除以换股比率。当权证是较为价内到期,相关发行商手上只有正股,因以现金结算,发行商便把所持的正股在市场沽售,卖出股票取得现金后与投资者履行认股证结算。由于正股的结算价是正股5天收市价的平均值,在风险管理的角度发行商沽售正股的价格须等同结算价,因此如有高街货的认购证价内,正股有机会在结算日收市前出现较大沽售。如认购权证价外到期,发行商没有持正股,亦不需行任何结算活动。而权证到期时,如该证已处于极度价外或街货不多,权证结算活动对股票市场的冲击将不会像通常认为的那么大。

  比联金融产品网址为www.kbcwarrants.com

  比联金融产品为亚洲活跃的衍生产品供货商,提供多元化产品,包括权证、结构性产品,并积极参与投资者教育,详请可浏览比联网页。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投资者有机会损失全部投入的资金。投资者应充份理解权证特性及评估有关风险,或咨询专业顾问,以确保投资决定能符合个人及财务状况。                                                 (广告)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