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热得烫手
[] 2006-12-11 00:00

 

  □本报记者 贾宝丽

  

  进入2006年10月份以后,随着两市股指的再度上涨,基金的发行简直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据了解,在不少基金的代销行,申购新基金的投资者排成了长龙。然而由于募集期的大幅缩短,很多早早就来排队的投资者最后也未能买到。嘉实策略增长一天400多亿的募集规模正是这种白热化程度的集中体现。

  单只基金规模爆炸式增长

  数据显示,自10月份以来,新成立的基金个数已经达到22只,如果算上已经募集结束但还未成立的嘉实策略增长的话,23只基金的首发总规模接近1500亿,单只基金的平均首发规模超过65亿,这个数字在今年5月份之前还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就在年初时,基金公司还在为发个10亿大的基金而欢呼雀跃,而随着南方绩优、华夏优势、嘉实策略这些巨无霸的出现,如今即使是二、三十亿的首发规模也有点相形见绌。

  基金首发规模的急剧膨胀以及各种狂热的抢购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前三季度基金的赚钱效应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大盘的持续居高不下推动所致。但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投资者对于新发基金的过分追捧。

  业内众说纷纭

  对于超大规模基金的出现,业内人士可说是众说纷纭。

  某基金公司人士在一次吃饭时就开玩笑说:“400多亿,够吃好几年了。”,言语间不乏羡慕之情。也有人说:“中国的基金业才刚刚开始,400多亿也不算多,相信以后还会出现更大规模基金。”也有人担忧,“虽然现在基金发行规模普遍都提高了,但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之上,基金行业的贫富差距却在进一步拉大”。

  不过最令业内人士担忧的事情是国内的基金公司有没有做好准备来管理好这种巨无霸式的基金。

  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在闲谈时对记者说:“通常情况下,管理总规模到达一个程度以后,对基金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比如二、三百亿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坎,如果过去了,就会发展得比较好,但是过不去的话,可能就会很长时间都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国内“老十家”基金公司的分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基金应着远长远

  当然,无论业内人士的看法如何。但是对于基金的投资者而言,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获取相对较好的投资收益。所以无论如何,过分追捧新基金而视很多业绩优良且向投资者敞开大门的老基金于不顾的做法多少是有点非理性的。

  事实上,对于新进入基金市场的投资者而言,买新基金和买老基金的成本并无多少差别,况且老基金还有很长的过往业绩可以作为参照,而新基金在高位建仓也会产生更多的冲击成本。但从长远来看,最重要的还是看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是否能够让基金的业绩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