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慎务实: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基调不变
[] 2006-12-12 00:00

 

  昨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本报记者 史丽 摄
  □本报记者 周翀

  

  一个发展历史刚满16年的年轻市场和行业,在我国5年WTO之路上,不仅认真而圆满地履行了各项承诺,而且结合市场的发展特点和需要超出承诺实施了部分开放。这就是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业对外开放的剪影。

  如果再细述这个市场5年来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进行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和推进法制建设等浴火重生的过程,则更能理解其5年WTO之路的艰辛与不易。

  QFII可望获准投资股指期货

  在认真履行了我国加入WTO有关证券业开放各项承诺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主动实施了部分开放市场的措施。其中影响最深远者,恐怕就是QFII制度的推出。

  2002年12月我国推出QFII制度时,市场刚刚经历6个月连续下跌。

  4年过后,QFII获准投资额度不过86.45亿美元,不及目前市场总市值的一成。然而,在去年大盘接近千点时,满耳充斥着“中国资本市场极具投资价值”的QFII声音仍绕梁不去;这4年中,QFII每每的“抄底”之举都引起了市场的强烈震动———正因QFII“三好学生”式的表现,正因其在改善我国股市投资者结构、扩大市场规模、促进价值投资理念形成以及提高境内外投资者对境内市场投资价值的认同程度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使得QFII在此时早已超越了增加市场资金供给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在酝酿推出股指期货。从逻辑上说,任何股票现货市场的投资者,出于对冲风险的目的,都应被允许投资股指期货产品。相信在不远的将来,QFII亦将在股指期货等衍生品领域继续展现其投资理念和投资文化。

  红筹公司回归尚在研究

  20天来,大唐国际、广深铁路、中国人寿等公司纷纷迈出回归A股市场的步伐,H股公司的回归正在掀起一波热潮。这正是监管部门推进开放,支持企业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良性互动的美妙寓言。

  应该说,在过去几年中,受制于种种体制、机制问题,境内市场表现不尽人意,企业选择境内首发的融资环境不够理想。但在股权分置问题得到解决,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资本市场出现重大转折时,企业纷纷“海归”,也恰恰证明了境内外市场良性互动的重要意义。这不仅将促进境内资本市场估值水平的提高,加速境内市场制度变革与创新的步伐,有利于改善境内市场的整体质量和结构,而且将促进境内市场竞争实力的增强。

  目前A+H没有任何法律障碍,从增量上来说,监管部门将鼓励大型企业的A+H发行;存量上,也将会出现H股公司“回归”、A股“出海”的局面。对于一些红筹公司和BVI公司的回归,目前企业有所考虑,但监管部门还尚未收到此类申请,由于涉及的问题相对H股公司更加复杂,监管部门将进行深入研究。

  如果将眼光放得更为长远一点,在充分解决跨境监管合作以及进一步完善法规、监管体系的基础上,未来境外企业的境内上市,显然也必将成为现实。

  推进开放必须确保金融安全

  我国加入WTO时承诺,允许外资设立合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截至2006年11月底,我国已批准设立8家合资券商和24家合资基金公司,其中11家合资基金公司的外资股权已达49%。

  在加入WTO之前一年,我国基金业刚刚曝出“基金黑幕”;在加入WTO之后几年中,由于种种原因,券商风险集中爆发。基金公司由“坏孩子”变好还只是近年的事情,而券商综合治理工作也不过刚刚进入收官阶段。尽管最近一段时间,不时有海外的声音给我国进一步开放证券业带来压力,但在市场中介机构发育初期,一个理性的管理者,怎能允许在国民经济的核心和敏感行业,不顾经济和金融安全贸然扩大开放?何况是在我国证券业对外开放工作已经认真履行了相关承诺的前提下!

  不可否认的是,境外机构进入境内市场,将带来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加快资本市场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促进境内机构转变经营方式和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升资本市场效率,推动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但“整顿是为了更好地开放”,一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必须与其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水平匹配,因此,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安全性,在推进开放中确保经济金融安全,在动态平衡中实现资本市场向更高水平发展。

  随着券商和基金公司经营好转,境内机构的“出海”之旅也挂起风帆。截至2006年11月底,已经有7家内地证券公司、6家期货公司获准到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今年8月,我国也批准了华安基金启动QDII试点。前不久,社保基金海外“选秀”过程中,也为境内证券公司留了一席之地。

  回望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之路,正是因为处理好了统筹协调与重点推进、固本强基与对外开放、市场开放与金融安全、引进资金与引进机制、扩大开放与审慎监管这五大关系,5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应对WTO机遇和挑战、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才能如此务实和有效。而这些宝贵经验,也必将成为日后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过程中可以汲取的现实营养。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