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这些年来获得如此快速的改善,而工资水平跟不上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和效率属世界罕见。这个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弹性使得工资水平尽可能地反映了中国劳动力的供给规模。只要保持着劳动力市场的这个充分自由的特征没有改变,中国的工资水平就不可能有显著和过快的增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中国的农民工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宏观繁荣。 □张 军
近日,我作了一个演讲,题目是:是谁制造了中国宏观经济的繁荣?演讲前有朋友走过来问我,到底是谁制造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局面? 我说是中国的农民工。这当然是一个噱头了。不过,这个答案基本上是有依据的。
我们知道,在正常情况下,一国的经济出现繁荣和过度繁荣的时候,往往我们会观察到它在贸易上总是出现逆差。回想一下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将近20年的时间,我们的宏观繁荣几乎总是伴随着贸易逆差的。而今天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了。中国在1998年之后的增长开始加速。从宏观上看,这些年来国内投资需求增长得的确非常快,导致投资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去年甚至达到了GDP的一半。但同时我们又看到,中国也就是在这个时间里出现了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
从理论上可以推测,中国宏观经济出现这样的现象,显然是因为国内储蓄增长得更快,快于国内投资。这就是说,我们的经济繁荣和贸易顺差之所以并存,是因为我们需要输出一部分国内的储蓄才能基本做到宏观的总量平衡,维持国内物价的平稳。而我拆分了中国的国内储蓄之后又发现,1998年之后,家庭储蓄占GDP的比重实际上是相对下降的,只有政府和企业的储蓄是上升的,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储蓄占GDP的比重上升得特别显著。
那么,如何解释企业储蓄这些年来这个出人意料的变化呢?从定义上看,当然是因为企业部门的赢利水平增长更快了,尽管我们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的结论。国家统计局对20万家企业的调查发现,从1999年以来,企业的利润增长了年均36%。其他研究也发现,在这个时间之后,中国企业的资本回报率(无论国有还是非国有的)的增长都超过了10个百分点。当然,值得进一步问的是,为什么企业的赢利水平大大改善了?似乎唯一合理的理论解释是,中国企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加速增长了,它持续超过了工资水平的增长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加快,持续超出工资水平的增长速度,就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我发现,这些年来,在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中,劳动力所占的份额的确相对下降了。这是工资水平增长缓慢的一个证据。
其实,劳动生产率加速增长的现象在中国的出口部门表现得特别突出。最近几年,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它的竞争力所获得的改善速度似乎让经济学家感到困惑不解。哈佛大学的Danil Rodrik教授的一篇文章《中国的出口为什么如此不同?》道出了这个困惑的问题。从出口业绩这个角度看出去,我们就不难发现,出口竞争力的超常增长实际上帮助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经济繁荣会与贸易顺差并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工资增长的这个事实既解释了出口过快增长(从而贸易顺差扩大),同时又解释了企业赢利增长(从而企业储蓄增长)的现象。在宏观上,当国内储蓄因为企业储蓄增长而不断增大的时候,贸易顺差的出现就应该被理解为输出国内储蓄的现象。
为什么中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这些年来获得如此快速的改善?为什么工资水平跟不上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世界银行估计,中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改善约为每年20%左右,远远大于工资水平的增长。Rodrik教授的论文对中国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为什么这么快实际上有一个解释,他发现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是一个3倍于中国人均GDP的国家应该达到的水平。他认为这是中国采纳的有效产业政策的结果。他认为中国吸引外资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企业的生产率水平的改进。当然,可能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中有一个不太为人正面关注的探险机制:一旦生产率高的产业和产品被发现,就有持续不断的进入和竞争,这个常常被我们叫做“重复建设”的恶劣现象,却可能解释了生产率的加速增长。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充分竞争的产品市场的国家。不仅如此,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和效率也属世界罕见。这个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弹性使得工资水平尽可能地反映了中国劳动力的供给规模。只要保持着劳动力市场的这个充分自由的特征没有改变,中国的工资水平就不可能有显著和过快的增长。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中国的农民工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宏观繁荣。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