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要素低价格政策亟待改变
[] 2006-12-13 00:0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陈清泰
  

  □本报记者 李雁争

  

  在近日举行的一场能源研讨会上,多位权威人士从不同角度表达了类似观点:节能将成为我国2007年能源政策的重中之重,而市场手段将成为落实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换言之,现有生产要素的低价状态将不再继续。

  节能将成基本方针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表示,日前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了“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工作重点。

  他说,中国现有的发展模式已经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环境方面,2005年我国的烟尘排放量达到1182.5万吨,比2002年增长19.7%,超过了十五环保计划。

  资源方面,现在中国每个人每年平均消耗原油200公斤,且有和发达国家看齐的趋势。如果按照美国每人每年消耗3吨原油的标准计算,2020年,中国15亿人口,一共需要45亿吨,去年全世界原油产量只有40亿吨,其中贸易量只有16亿吨,再加上成品油20亿吨贸易量,全部给中国都不够。

  他说,中国必须立即提倡节约,否则小康社会就建立不起来。

  必须采纳市场手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认为,中国长期维持高消耗、低效率、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生产要素低价格政策和环境监管不到位提供了资源依赖型的发展环境。

  他说,现在政策的导向和政策目标存在着某种背离。中央释放出的关于节能优先、建设节约型社会等行政性信号已经十分强烈,但由于人为的扭曲,能源环境的压力没有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驱动力,大多数地方和企业仍然我行我素。

  迫于资源环境压力,“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约束性指标,但从上半年实践的结果看,能耗反升了0.8%。这一结果表明,原有的指标摊派机制存在一定局限性。

  陈清泰在会议上指出,只有当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提高到使那些低效率的产业和企业无利可图的时候,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成为市场主体的必然选择。

  因此,陈清泰认为生产要素价格通过市场,充分地反映它的稀缺程度和严格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监管,附以税费的激励,是实现节能环保最重要的经济驱动力。

  或将参考日本模式

  两位官员都认为,在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日本经验值得借鉴。

  有关资料显示,1993年世界石油危机对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过90%的日本是巨大的打击。此后,日本的燃油税逐渐提高到120%,成为世界上高燃油税国家之一。这一政策促进了该国节油的小型车的发展,不仅其节能降耗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以汽车为代表的节能产品一举赢得了世界市场。

  徐锭明提到,日本政府大力扶持能源服务产业。能源服务公司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节能技术服务公司;二是节能产品生产商;三是节能产品销售公司。目前,日本各行各业基本都有能源服务公司,使节能走上了市场的轨道。这一模式也值得我国借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