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阮奇
天气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无法买卖的,但是把它作为一种衍生品合约,却可以用来现金“交割”,从而规避因天气灾害而带来的损失。
民政部的数据告诉我们,我国今年因为灾害遭受到的直接损失达2020亿。如果计算间接经济损失,数字则会更大。
气候因素在经济活动中影响日益增大,世界其他国家也无法从中幸免。据美国商务部门1999年的数据显示,当年9万亿美元的GDP中,有1万亿美元的生产者受到了天气影 响。
针对气象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加,我国目前采取的措施是一方面是普及气象知识,一方面是加大财政投入。
据了解,到2020年,我国将在1万所中小学开设天气气候教育课程,同时,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气象事业投入的年均增长幅度将大于8%。
当我国把解决气候灾害的途径放在自上而下的努力时,在美国等发达资本市场,已经把释放气象风险的途径放到了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的产品创新,使以往天气灾害的受害者,可以对冲掉自己的单向损失。
如果一个农产品公司担心因为冬季雨雪过多而对公司利润造成影响,那该公司可以购买降雨指数(RED)或降雪指数(SED)的看涨期权,以对冲在农产品上的潜在损失。
因为降雨而影响生产的企业还包括公开营业的高尔夫球场、酒吧等。
除了RED、SED外,“天气市场”上还买卖着取暖指数(HDD)、制冷指数(CDD)等。HDD主要涉及11月至次年3月,而CDD则涉及5月至9月,这些交易合约在欧美已经逐渐被接受并广泛开展。
一个有趣的信息是,关于冷暖的买卖,会因为地区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在欧洲,英、法、德、挪威等国就主要交易HDD,而在南欧的意大利、西班牙则比较偏好CDD。
计算HDD与CDD的基线气温是摄氏18度。如果一个娱乐公司测算后认为,气温每降一度,减少的客源将降低收入5000元,那么他应该买一个HDD作为避险(HDD为50点)。以上海12月13日为例,当日气温为8-12度,因此,12日上海的HDD就是8。14日的气温预报为7-11度,则14日的HDD为9。由此可见,气温的降低可能令娱乐公司少赚5000元,但是一个HDD的上升,却把损失弥补了回来。(此案例不考虑交易成本)
当然,在我们国家真正开展天气合约这样的衍生品还为时尚早,不仅需要在相关会计制度、投资理念的配合,更需要市场流动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