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福特与经销商“战争”升级
[] 2006-12-18 00:00

 

  □本报记者 吴琼

  

  被喻为中国首例“经销商炒掉汽车制造商”的事件近日开始升级。当事双方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和经销商山西新宝鼎汽车公司已经互致律师函:长安福特马自达警告新宝鼎须谨言慎行,并声称会采取合法手段维权;新宝鼎则历数长安福特马自达“罪状”,并敦促其“三思而后行。”让人迷惑的是,双方都在律师函中强调是自己炒了对方。

  事情发生于12月6日,新宝鼎向长安福特发去《关于终止“福特品牌国产产品经销商销售和服务协议”的通知》,要求长安福特承担违约责任;12月8日,新宝鼎在北京紧急对媒体宣布:终止与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的合作;并呼吁美国福特汽车召开董事会,罢免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汤德为的职务。

  12月16日,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已解除与新宝鼎的合约。

  17日上午,新宝鼎便尾随而至上海,作出了针锋相对的反驳。昨晚,新宝鼎总经理黄卫民表示,今年7月份以来,新宝鼎多次与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进行沟通,但最终因为厂家过于强势,双方没有谈拢,所以才有新宝鼎公开宣布炒厂家鱿鱼一事。

  究竟是谁炒了谁至今尚未能定论。但是这个问题除了事关“面子”外,也关系到新宝鼎的利益。按照规定,如果是长安福特马自达提出终止合作,则在60天内停止对该经销商的零部件供应;如果是经销商主动提出,厂家于90天内停止对其的零部件供应。售后服务是经销商的最重要利润来源,一旦停止了零部件供应,将直接影响到新宝鼎销售福特品牌汽车配件的利润。

  长安福特:解约涉及商业秘密

  关于解约原因,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汤德为并未明说。但表明,随着长安福特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很多大型经销商想加入长安福特汽车的经销团队;且今年长安福特的销售店由去年的111家增长到160家,计划明年增长至190家。

  “偶尔一家伙伴无法达到顾客要求的服务品质标准,我们会帮助他,以在6个月内改善并达到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的标准服务水准。”汤德为表示,“如果6个月后,该经销伙伴仍无法达到,我们就只能结束合作关系。”

  对此,新宝鼎反驳称并不存在服务品质问题。“今年5月份,新宝鼎获得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的QC认证,也是首批20家获得这一服务品牌认证的经销商,且认证书上还有汤德为的签名。”

  如果按照这一说法,新宝鼎与长安福特反目,并非因为新宝鼎服务质量无法达到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的统一标准。那么究竟事出何因?

  在追问后,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高层透露,主要是“最终无法改善其服务品质,和某些业务方面的做法令其不满。”

  至于因哪些业务方面的做法令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不满,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并未做出说明,仅表示,“与新宝鼎解约的原因,涉及新宝鼎的商业秘密。”

  新宝鼎:三大因素造成亏损

  16日,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销售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邢刚透露,“今年计划让经销商的盈利翻一倍,按照目前情况看,基本上达到这一目标。”

  但经销商新宝鼎汽车公司指出,近三年来,新宝鼎亏损达数百万元。而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三: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的商务政策滞后,采取滞销车型和畅销车搭配销售的办法压货,价格管理体系混乱,造成蒙迪欧、福克斯、嘉年华等产品价格频繁跳水。

  新宝鼎汽车高层还指责长安福特马自达过多地占用经销商的流动资金。“我们1个月的通常销量是500辆至600辆,即700万元至800万元的销售收入;极限销售收入是1100万元。但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销售公司要求我们每月库存达2000万元。”按照这一说法,新宝鼎每月占用流动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

  但对这一说法,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并不承认,认为经销商亏损是个别案例。汤德为表示,长安福特马自达会制订每个月的销售计划,并和经销商沟通,按照其实际情况来制订其销售目标。

  新宝鼎透露,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在山西的另一家经销商今年亏损200万元左右;但一些非4S店的销售公司确实有盈利。

  “按照这一说法,销售公司盈利、4S店亏损,可能由于投资规模过大、短期内成本无法收回造成。”新华信汽车分析师孙木子指出,按照业内规则,销售公司也会将畅销车型和滞销车型搭配销售。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