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招生制度悄然改变,更多的学生可人尽其才 资料图 |
|
□据新华社电
从让所有孩子都有书念,到让所有孩子念好书;从复旦大学面试招生开启破冰之旅,到“港校热”急剧升温……回首2006年,“公平”“平等”“以学生为本”等字眼让人心中充满暖意。
教育公平最受关注
来自菏泽农村的小女孩李艳说,2006年最高兴的一件事是在城里上了小学。如果说以前的教育目标是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书念,从9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则是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念好书。
新义务教育法同时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这条规定的主旨在于强调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凸显的是“公平”二字,意味着给政府出了张试卷。
新法同时明确,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今年春季开学时,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000万学生的学杂费已经免除;明年,免费义务教育将推广到中部和东部农村地区。
在求学方面,今年初,中国政法大学负责人的一句话让人看到了更多希望:“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的政法大学,不是北京市的政法大学,招生名额分配对全国各地应一视同仁”。果然,高校招生期间,中国政法大学本科分省招生计划首次按各省人口比例确定,被人称为“解决高考招生地域不平衡问题的有益尝试”。
在我国许多城市,尽管教育仍是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公平正一点点走近大众。
大学自主招生破冰
2006年,高教领域有几件大事同样值得记录:4月初,复旦大学首开面试招生先河。“一张再好的试卷也无法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尽管只是一个小范围的试点,但此举的意义在于,这是高校录取第一次与高考分数脱钩,改变了传统的高考形式,考生面对的不是考卷,而是要对其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的考官。
2006年暑期,同样一则关于高考的新闻引起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济南一名叫潘立群的高三毕业生搞了一项发明,这项可以让色觉障碍者识别“红绿灯"的发明获得了国际中学生创新成果大奖,但是“创新少年”却因为文化课考试成绩低而与大学无缘。庆幸的是,在媒体的关注下,潘立群最终被山东大学破格录取。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让不同地区的考生高考机会更均等,成为2006年夏天社会关注的焦点。种种迹象共同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高考制度正在悄然发生着变革,尽管还有很多曲折,但是最终目标是让更多的学生人尽其才。
今年7月“港校热”急剧升温,令人猝不及防。有的考生放弃北大、清华,而投奔香港高校就读。未来几年内,香港高校还将进一步扩大在内地的招生名额。目前,内地招生比例约占香港高校招生总数的10%,未来几年这个比例将上升至25%。“港校热”是中国高等教育经受全球化冲击的第一波,今后中国教育面临的竞争还将进一步加剧。在“狼来了”的惊呼之后,教育家们已经开始反思内地高校现行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发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疾呼。
“上学难”“上学贵”仍然影响着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今年全国八省市组织的5000份问卷调查显示,上学贵在百姓关注的社会问题中仍然高居前列。
教育的2006,尽管仍有遗憾,但改革和发展的温暖照亮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