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枰
12月19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指出,中央企业主营业务的销售额达到了8万亿,实现利润预计可以超过7200亿,净资产收益率可以达到10.5%,这都是历史上最好的纪录。但是,与国资委兴高采烈的态度截然不同,面对这个红灿灿的数字,坊间发出的却是一片质疑之声,一个最常见的声音是:在这些巨额利润之后,公众的损失是多少?
从2005年的数据看,169家中央企业2005年 度共获利6276.5亿元,其中来自传统的煤、电、油、运行业“十二豪门”囊括了央企总利润的78.8%。其中,中石油一家就获得1756亿元的盈利。凡是利润丰厚的央企,基本都占据着垄断地位。垄断成为这些国企获取巨额利润的保障,不然,就很难理解那些不占垄断地位的国企,何以大面积亏损。
在垄断企业获取丰厚利润的同时,公众承担了更多的成本。像电、成品油等,哪一种不是涨了又涨?油价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在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国内油价连续上调,从2005年3月23日到今年5月24日,国内汽油价格每吨上涨1900元,相当于每天上涨4.5元多。而在国际油价下跌的时候,国内油价却无动于衷。许多行业和公民因此付出更多成本。这些,无疑都转化成了央企的利润。
而且,目前,像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收入,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收入的5-10倍。这些成本同样被转嫁到了公众身上。公众不仅成为处于垄断地位的央企利润的来源之一,也成为其职工高收入的埋单者,这正是公众不满的根源。
因而,只有当央企在获取巨额利润之时,未向公众转嫁成本,未损失公众利益,它才能真正赢得一片喝彩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