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对象不同,决定两者差异———期货与权证区别比较
[] 2006-12-21 00:00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彭艳 博士

  

  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发展了10几年,但交易品种一直比较单一,即股票交易占主要部分。去年配合股改派发的权证,给证券市场引入了新鲜面孔,同时也带来了反对的声音。

  任何事物都必须两面看,权证也一样。暂且不论权证在股改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单从权证交易本身,它提供了分析市场投资者交易行为的重要依据,即投机者占市场整体的比例;另外它还让投资者感性的认识到衍生工具与 传统股票投资的不同,为今后股指期货的推出,事先起到投资者教育作用。当然,在一年多的权证交易中,国内权证交易量一跃成为世界排名前几名的地区,隐含波动率高企不下,认购认沽证齐涨跌。但是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并不是权证本身的错,而是国内股改权证推出后,相应的配套风险防范措施没有跟上所致。

  一、小市值、大成交、高波动

  投资者之所以对当前权证市场持保留态度,主要焦点集中于:权证价格偏离理论价值太远,不像投资股票还是立足公司长期发展,权证有到期日,价格又那么高,投资权证仿佛在追逐空中的肥皂泡;权证因为实行T+0,涨跌停价格由其正股决定,上下空间幅度大,因而导致权证日内价格波动大,成交极其活跃,普通投资者一不小心就被卷入漩涡不见踪影。

  但是,我们认为这并不是权证市场特有现象,而是小市值证券的共性,在股票市场中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下面我们就以中小板为例,将之与权证做比较分析:

  (一)权证市场总量及交易量分析

  自2005年第一只权证———宝钢权证上市后,至今已陆续发行了29只权证,其总流通市值大多数时候在150亿元-200亿元之间。这个数量与上证A股1.2万亿流通市值相比而言,只占1.5%。但是这1.5%市值创造的成交金额,却高达85亿元(日算术平均),是上证A股日均成交金额的25%,个别时候,权证的日成交金额甚至与A股成交金额接近,如2006年7月14日。因此,权证市场具有“小市值、大成交”的特点。

  (二)中小板总量及交易量分析

  除了权证市场具有“小市值、大成交”特点外,股票市场同样存在类似现象,2000年前后,市场曾经流行“小市值投资理念”,原因就在于那几年市场中的小市值股票能给投资者带来可观涨幅,近几年虽然市场投资理念发生翻天覆地改变,但流通量小的股票依然具有高换手特性。以下是对今年3月以来中小板股票的流通市值与成交金额的分析:

  图1 、权证市场市值、规模走势图(06.3-06.10)

  

  资料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中小板股票总流通市值占上证A股总流通市值比为3%,但两者日均成交金额比例接近6%。虽然没有像权证那样比例悬殊,但也反映了市场对小市值股票的热爱。

  (三)波动性与市值规模关系

  图2、波动率比较图(06.5-06.10)

  

  资料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图2是分别对上证综指、中小板指数、以及权证市场指数年化波动率的计算。很明显,市值规模越小,波动率越大。反映了小市值证券的高风险性。

  二、如何使市值与风险尽量匹配

  小市值与大市值证券相比,因为流动性差,因此具有更高的风险性。如果两者在合理的范围,倒是无可非议的事,但是从以上分析看,权证市场的风险显然是过高了,为什么权证市值与中小板市值相差一倍,而两者成交量以及波动性却相距甚远?除了权证市场T+0、涨跌停幅度大外,还有无其它原因?

  (一)机构投资者在引导理性投资中的作用

  1. 权证参与者结构分析

  根据对基金投资组合明细的分析,我们发现基金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参与权证投资比例非常小,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因为被动持有(股改送出的权证),至于主动投资于权证是少之又少。在权证前十名持有人结构中,很少见到机构的身影,那么权证如此活跃的成交,来自于什么样的投资者呢?

  我们抽取某大型券商客户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05年以来的上涨行情中,中小投资者股票交易活跃

  表1是对某券商客户股票交易情况的分析,发现资产在1万-1千万之间的客户(表中蓝色阴影部分),其资产占比与其成交金额占比是比较接近的,而小客户(1万元以下)与其资产相比,其交易属于非常频繁,反而,超大客户(千万元以上)的换手率极低。

  表1的数据还反映一个信息:就是在05年以来,证券公司客户中属于“股票休眠帐户”的数目很少,这一点能让我们下面更好的把握权证客户的交易特点。

  表1、证券公司客户结构调查

  

  (2)活跃的权证客户,其保证金资产集中在100-300万

  表2是对某券商权证客户交易情况的分析,上面已经提到,目前“股票休眠帐户”较少,反映券商客户交易股票的活跃性,他们是证券市场的积极参与者,但是这部分参与者中,有多少又积极参与了同样属于证券品种之一的———权证呢?

  我们发现,只有10.59%客户(资产占比)曾经参与过权证交易,而交易活跃的客户(按交易次数)只占1.6%,真正对权证交易量贡献大的客户,只占到0.2%。这组数据说明:市场中只有小部分投资者是权证市场的参与主体,这部分投资者的资产规模集中在100-300万之间,属于个人投资者、而非机构投资者。

  表2、证券公司交易权证客户结构调查

  

  2、股票市场参与者结构分析

  根据各机构披露的中报信息,我们发现股票参与者结构与权证截然不同:深沪大部分股票都被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或多或少持有。60%中小板股票被一家以上的基金持有。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深沪两个市场股票流通市值18000亿元中,有5000亿元属于机构持有。说明股票市场是以机构为主导的市场。

  前期市场中有相关研究分析:国内证券市场发展10余年来,逐步改变了早期“大户鱼肉散户”的局面,告别了“坐庄”时代,其主要原因除了有加强监督、加强上市公司建设之外,关键是引入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大量机构的参与,能够引导市场以价值投资为主线。

  我们认为:权证市场之所以重现股票市场早期特征(大波动、高泡沫),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机构参与比例过低,导致权证市场成为个人大户的游戏场所。

  (二)套利者在纠正错误定价机制中的作用

  权证市场与股票市场相比,具有高风险特征,因此可以吸引大量投机者的参与,但是如果只有投机者参与,显然将更加加大市场波动性。解决错误定价的一个较好方法:就是引入套利者,让套利行为纠正错误定价。

  国内权证市场也引入了相应套利机制———券商创设,即通过加大权证流通量实现降低权证定价的偏差,但是,我们发现这一机制并未充分发挥作用。从现有交易情况可以看出,券商对权证的创设量与权证本身的发行量相比,几乎可以忽略。券商创设行为对纠偏权证错误定价,几乎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我们认为:套利机制实际意义上的缺失———是造成权证市场泡沫的又一主要原因。

  三、股指期货会重蹈权证的覆辙吗?

  在市场看来,股指期货与权证一样属于高杠杆、高风险产品,那么股指期货会重蹈权证的覆辙吗?根据我们以上分析,权证市场的现状,并不是因为权证本身所导致,而是与权证市场没有机构投资者参与、套利机制缺失所至。因此,只要相关管理层能制定好风险防范措施,我们认为股指期货不会出现权证目前的情况。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就允许机构投资者参与

  我们知道,股指期货市场之所以诞生,源于套期保值者避险的需求,而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机构参与比例如此之高,他们是利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需求者。如果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限制机构投资者大量参与的话,那么就可能导致期货市场也以投机者为主导,导致不希望的投机气氛。

  因此,制定相关政策或便利条件,允许机构以套保者身份参与,有助于降低股指期货可能产生的泡沫。

  (二)创造有利于套利者参与的条件

  做为期货市场三个投资主体之一———套利者,他们的存在,使得期货市场不可能存在过高的错误定价。如果在合约设计上,尽量考虑到套利者的便利,那么,对错误定价的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比如目前已经运行接近两年的ETF产品,其净值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偏差一直保持在合理范围,套利者在其中的功劳不小。

  总而言之,任何商品只有当供需平衡,有足够的市场竞争时,价格才会趋于价值,金融商品也不例外。股指期货是否具有泡沫,也完全取决于未来其市场容量的大小。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