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左”的主流报纸《纽约时报》20日发表社论指出,人民币汇率并非美国巨额赤字的“元凶”,包括就业增长缓慢和贫富差距拉大等诸多美国经济的现实问题,归根结底还在于美国自身。
美经济问题乃土生土长
20日见报的这篇题为《对中国人发议论》的社论说,上周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没有达成令一部分国会议员满意的实质结果,布什政府可能面临如果消除国会中随之升温的贸易保护主义,但现在更应该担心的问题是,白宫会不会继续推进已误入歧途的国内经济政策。
文章指出,尽管保尔森和伯南克等人在北京不厌其烦地劝说中国应该如何采取措施改善全球失衡,但问题在于,美国也应该为这种失衡负起责任。
“如果清楚表明美国也愿意从自身作出调整的立场,布什政府或许更有机会说服北京方面转变政策。”文章说。
文章进一步指出,人民币汇率不是美国负债严重或竞争力受到挑战等问题的元凶,也不能用来解释美国低于平均标准的就业增长、工资上升乏力以及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美国“土生土长”的,其根源在于糟糕的国内政策,包括加大财政赤字的减税政策、公共投资缺乏以及民间储蓄过低。
保尔森矛头转向金融开放
“这种观点是比较务实和实事求是的,”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对记者说,“尽管我还不能确定这是否意味着美国舆论(在人民币汇率上)已回归到本质问题。”
在美国,《纽约时报》被视为更多站在民主党一边的“左派”报纸,而民主党人往往偏向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在对华贸易上。
但包括许多美国专家学者在内的人士都日渐认识到,中美贸易失衡一方面有中国内部结构需要调整的因素,但更重要还是因为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使然。
“就算这些跨国公司不在中国或者印度办厂,它们也会到南美或是成本更低的地方,而不会回到美国,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左小蕾说。
事实上,《纽约时报》去年也曾发表类似社论反对压迫人民币升值,而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麦金农日前也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指出,如果中国真的让人民币大幅升值,那么中国可能陷入通缩境地,但贸易顺差却不会因此而缩小。另外,美国也会重蹈上世纪70年代高通胀的覆辙。
值得注意的是,有着深厚华尔街背景的新任财长保尔森已开始调整其对华经贸的基本立场,由一味迫升值转向敦促中国开放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专家指出,这显然是考虑到,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业是美国最大的比较优势所在。
布什经济政策面临挑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民主党控制国会两院后,布什政府的国内经济政策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特别是其“杀贫济富”的减税政策及巨大军费开支。
《纽约时报》20日的社论指出,为了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竞争力,并带头修正全球经贸发展不平衡问题,美国必须开始走一条更艰难、眼光更远的道路:增加储蓄、减少借贷、投资基础设施和教育、为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工人构建更好的保障体系。
文章认为,尽管保尔森也表示要设法提高美国的储蓄率,但到目前为止,这位新财长主要的节省开支的思路还只是在削减社保开支,是在变相继续推行当年布什提出的失败的社保改革计划。
“无论中国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美国都必须医治好自己的病。而这应该从承认大部分经济问题都是源于自身开始。”文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