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就业难”和“考研热”之间,自然存在着丝丝入扣的因果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像人们直观理解上的那么简单。如果仅仅认为“考研热”是“就业难”之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结果,那么就业结构中潜藏的学历歧视很可能就在不经意间被忽视了。
换一个角度看“考研热”,年轻人对考研趋之若鹜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就业市场的需求偏向正在悄无声息地偏向硕士族群。
首先,从供给需求匹配性看,硕士族群是市场变化的最大受益者。高考“独木桥”的放宽使本科生“良莠不齐”之状有所加剧;但“考研热”的不断升温大幅增加了硕士招生的选择空间,间接抵消了扩招带来的“门槛降低效应”;与此同时硕士就业形势的较为良好让“考博”愈发成为冷门选择,反而降低了博士生源的整体质量。从总体需求的变化趋势看,无论是公务员招生或是企事业招生,近年来呈现出一种“不对称”的中间趋向,对综合素质和潜在能力的看重让用人单位逐渐将选择目光更多地投向硕士人群,甚至是一些本科生即能胜任的工作也很多“与时俱进”地打上了“研究生”需求的标签。与此同时,需要用到博士族群科研能力的工作机会并没有相应增加,往往一些专业性稍强的岗位硕士在培训之后就可全面胜任。如此供需变化趋势交错之中,本科生供给过剩、博士生需求不足的尴尬日益凸现,而硕士生相对而言享有了供需两旺的市场偏爱。
其次,从市场信号看,硕士族群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就业“白纸”。大部分用人单位选择从业人员就像是选择“白纸”,质地越好的“白纸”越有可能在稍加培训锻炼之后被书写上华丽的事业篇章。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学历成为信号显示的一种主要渠道,而硕士族群整体的平均素质最容易得到需求者认可。毕竟就知识层次而言,本科生相比硕士生有所欠缺,而就反应速度而言,博士生相比硕士生也较为逊色。此外,从现有用人单位的选拨考试面试形式来看,由于大多数面试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将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水平)放在考核重心,所以硕士生在面试中大多会得到相对较好的初步印象。这种英语口语优势相对于博士生最为明显,毕竟博士阶段沉重的科研负担不会给这些“老学生”更多练习口语的机会,也许他们会经常阅读英文期刊,但这并不需要任何的口头表达。当然对于本科生而言,硕士生的语言优势也许并不存在,但面试对社会经验的潜在偏好往往让阅历尚浅的本科生相对于硕士生而言更显稚嫩。这种双向比较使得硕士生更有机会成为令人羡慕的“面霸”。在茫茫大军一拥而上的就业狂潮中,精力有限的人力资源考核者也许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深入了解所有申报职业的学生,硕士生在选拔过程中简单、实用的比较优势让他们更容易在“Offer”之争中占据上风。
从成本收益看,硕士族群是性价比最令人心动的劳动力供给者。从成本来看,录用本科生也许成本最低,但硕士生录用成本相对而言并不高出多少,毕竟在硕士族群不断壮大的现下,用人单位有足够的讨价还价能力在待遇博弈中居于优势。而许多年纪较大的博士生在家庭压力之下往往要求更多的待遇优惠,这当然是成本支付者所不愿见的。更重要的是,从成本支付中获得的预期收益并不一定和学历成正比,相对而言,硕士生能够创造的预期收益比较稳定。
在如此就业结构之下,读硕士不仅仅是本科生“就业难”下的无奈选择,某种程度上还是本科生迎合就业需求结构变化的主动选择。至少,在本科就业“一次选择”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以考研谋求“二次选择”的机会由于硕士就业比较优势的存在而显得更加令人心动。遗憾的是,对于期望走出校园的博士生而言,这种“二次选择”的机会都没有了,多少有些“老大徒伤悲”的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