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贾宝丽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资产管理在30亿以下的基金公司共有14家,管理的基金资产从1.22亿元到26亿元不等。这当中有两家为合资基金公司,其余全为本土的基金公司。
小基金公司生不逢时
事实上,上述基金公司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比如,一个显著的现象是,这14家公司当中,有一半以上的公司都是在2004年3月到2004年底之间成立的,而2004年3月之后到2005年底的这段时间也正是A股市场有史以来最为低迷的一段时期。在这期间,上证指数一度从1700多点一路跌落到千点以下。
在这种悲观氛围的笼罩之下,整个基金业的发行也处于一片萧条之中,有很多偏股型基金开放被连续大规模赎回,个别基金规模缩水高达90%以上;更有个别基金仅为了达到2亿份的成立底线而煞费苦心,可谓是生不逢时。
除了市场的因素之外,这些小基金的股东背景不是足够强大也是制约这些公司发展的另一个原因。从资料来看,这些小公司的股东主要是一些地方性的小券商和其他非金融类的公司。从这一层面上来说,股东在基金的发行、公司的经营、人才的吸引等各方面能够给与的支持力度也是相对有限的,这部分公司主要还是依靠自力更生。
竞争日趋激烈
从今年基金发行的情形来看,多数小基金公司仍然是与这波难得的基金发行热潮擦肩而过。
资料显示,像易方达、南方、嘉实、景顺长城、华夏、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几家基金公司今年都发行了三只基金,如果算上“封转开”的华夏平稳增长基金的话,华夏基金公司今年可以说是发行了4只新基金,这还不包括那些做持续营销的老基金。而除了广发策略优选之外,今年出现的其它几个百亿以上的基金都在上述几家公司当中。
数据显示,仅上述7家公司今年发行的基金合计首发规模就高达1878.86亿元,占今年新基金首发总规模的47%,而与此同时,有个别基金公司,比如天弘、新世纪、金鹰等公司却连一只产品也没有发行。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在今年的这波大牛市行情当中,巨额膨胀的基金资产明显向大公司更进一步倾斜。但同时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虽然基金公司的规模相对差距在扩大,但事实上,除了个别没有发行新基金的公司以外,其它公司的绝对管理规模还是出现了明显的增长。比如,信诚基金、汇丰晋信、友邦华泰、东吴等基金公司管理总规模都因为新基金的发行而比以往大幅增长。
一起把蛋糕做大
面对目前的这种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小基金公司究竟是如何考虑的呢?
东吴基金公司总经理徐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规模基金的出现也是整个基金行业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一个结果。事实上从国外基金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国内的基金业可以说是刚刚起步。在美国,居民拥有的基金资产总量要远远大于储蓄存款的总量,而目前国内的基金资产总量还只是储蓄存款的一个零头。从这一点来看,这个市场的空间还十分巨大,因此基金行业目前面临的是怎么样把这个蛋糕做大,而不是说你多了我就少了。”
徐建平说:“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事实上在每一轮牛市当中,新基金公司和新产品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国外的资料显示,在每一轮的牛市当中,基金公司的集中度往往都是降低的,大多数的基金公司和投资者都能从牛市当中获益。”
不过,徐建平认为,目前整个基金行业还是有些浮躁。他说:“片面地追求规模从长期来看,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市场的发展还需要慢慢地培育,只有整个行业都好了,新公司也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着重加强“品牌+渠道”
小基金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数表示,对于新公司而言,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和那些大的公司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坦言:“虽然我们的业绩表现很不错,但是很多客户根本没有听说过公司的名字,这对公司基金规模的扩大是一个比较大的障碍。同时,这也使我们不能够更好地为更多的投资者服务。”
事实上,多数小基金的业绩今年表现都相当不错。比如华富竞争力优选、东吴嘉禾优势、天治核心成长、中海品质优选、金鹰中小盘等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在同类基金当中的排名都比较靠前,分红的比例也都相当大。
除了品牌的影响力之外,好多小公司在渠道方面的影响力也较弱。由于目前基金的发行渠道主要通过几家银行,而今年以来基金的密集发行使得渠道更趋紧张。
华富基金市场部总监王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公司管理的规模较小,因此在渠道谈判上的话语权也就自然较弱。但是这些东西并非是不可改变的,业内流行一句话,基金公司就是‘人+一台电脑’,事实上也就是依靠人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华富基金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是非常强的,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这些状况都是可以改变的。”
王蕾对记者说:“公司已经制定了365天不间断持续营销计划,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配备不同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不同频度的持续不断的营销工作,相信这种坚持一定会见到成效。”
“业绩+发行”稳扎稳打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这些基金公司大多表示,将按照“业绩+发行”稳扎稳打计划往前走,让公司逐步壮大起来。
徐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持有者利益第一位”并不是一句空话。他说:“对于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耐心,把业绩踏踏实实做好,稳扎稳打。然后再辅助新的产品发行,公司的规模就会慢慢上来。”
徐建平坦言,“近期成立的规模为21亿的东吴双动力基金对公司的运作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正面影响。公司的投研团队主要优势就体现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上,因此下一个产品还是会继续发行股票型的,暂不考虑固定收益类产品,预计公司明年应该就可以开始盈利了”。
王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个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都不同,我们也不会盲目地去羡慕其他的大公司。其实像上投、广发这些公司规模的扩大也绝对不是偶然的,他们在创业之初同样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所以如果我们把该做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好,那么规模的扩大也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她说:“对于公司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业绩做好,为投资者取得更好的回报,这才是最根本的。在把业绩做好的同时,明年也会按计划发行新产品,来扩大公司的投资管理规模。如果明年能够发行1到2个规模在20到30亿的产品,那所有的生存问题就可以全部解决。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公司的整个队伍也会得到锻炼”。
重视人才的培养
徐建平对记者说:“其实,从目前来看,大公司和小公司除了管理规模上的差距之外,本质差异都不大。因为目前国内基金市场的投资主要还是一些传统的投资,如果是同样的管理规模,小公司未必会输给大公司。但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衍生产品的陆续推出,各个公司的投研能力可能才会产生真正的分化。”
徐建平对记者说:“在这方面,公司已经作了布局,公司目前的投研团队当中有接近一半的人为博士学历,其余的也都是硕士学历,公司投研团队平均行业经验在5年以上。这为公司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蕾也对记者说:“公司一向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公司目前的基金经理都是从研究员一步一步做上来的。”她说:“我们会从外面招聘一些优秀的研究员过来,但基本不会直接招聘一个基金经理。因为我们认为一个基金的成功很多时候是由于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而非某个人的功劳。我们能挖一个基金经理过来,但不可能把人家整个投研团队挖过来。再说,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与公司的文化是不是相适应也很重要。所以我们会努力打造自己的投研团队,形成公司自己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