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WTO过渡保护期的最后一年,2006年的金融理财市场上,各家中资银行虽然面临着外资银行的强势“进攻”,但由于有着先天的网点优势,加上对本地投资者投资心理的熟悉,在理财市场上依然有着不俗的成绩。
回顾2006年可以发现,中资银行的理财产品,除了在收益率上比往年更高外,最大的特色就是产品的投资标的已经逐渐丰富起来。
收益率水涨船高
随着央行在年中的两次加息,银行除了推出更多期限较短的产品以满足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外,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也跟着水涨船高,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普遍从2%左右上升到了2.5%左右。如招商银行在央行第二次加息后,推出的一款3个月期的短期理财产品,年收益率便达到了2.5%。
4月份,市场上推出的挂钩信托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就以信托产品为投资标的,让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和投资渠道都有了创新。相对于其他理财产品,收益高是银行信托投资类理财产品的重要卖点。一般来说,此类产品2年期的收益率目前都在3.5%左右,1年期的则接近3%,而其他的1年期普通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多在2.5%左右。民生银行在年底发行的T28计划,其预期年收益达到了4.2%。
在外汇理财产品上,中资银行更多的是推出固定收益类产品,虽然收益远不及外资银行推出的浮动收益类产品,但今年LIBOR利率提高,也让美元类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提高不少。不过其相对简单的结构和固定的收益,仍然还是吸引了不少稳健型的投资者。
投资标的日渐丰富
2006年的人民币理财市场,最吸引投资者目光的无疑还是那些具有丰富投资标的的浮动收益类产品。商品、指数、股票……都成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
6月份,伴随新股发行的重新启动,银行理财产品也加入了“打新”行列。参与新股申购获利方式成为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获利的又一“武器”。该类产品的预期年收益一般在3%-8%之间,而且一般风险较低,但如果提前结束理财,一般本金都无法保障。
对于即将到来的2007年,业内人士预计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下,中资银行会继续将重点放在人民币理财产品上,并会推出越来越多挂钩型的理财产品,挂钩标的将以股票为主,指数、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也将成为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因此,2007年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将可能继续“勇攀新高”,让“钱生钱”的玩法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