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朱周良
中国经济自2003年以来保持的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在2007年可能暂告一段落,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中国经济开始失去动力,恰恰相反,多位接受本报采访的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即将迈上一条更具质量、更可持续的优质发展之路。在中国不断融入全球化浪潮的进程中,这样的“质变”来得正是时候。
增长开始“质变”
“中国人正越来越认真地把经济发展重心从数量转向以质量为导向,”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罗奇这样评价中国经济正在悄然发生的“质变”。这种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来得“最合时宜不过”了,罗奇叹言。
“中国并不需要10%到11%的经济增长来确保社会稳定,根据其旨在实质改善增长质量的最新五年计划,直到2010年的目标GDP平均增长水平‘仅仅’是7.5%。”罗奇说。
雷曼兄弟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则对记者表示,只要当前的经济政策和改革得以继续推进,中国经济明年的增长质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他预计中国明年的实际GDP增速将由今年的10.4%左右放缓至9.6%。
罗奇表示,在过去这一年中,他已经看到“中国似乎很愿意为较慢的增长和希望提高增长质量而非数量付出代价”,这不管对于中国还是世界经济来说都是一个重大消息。他认为,不管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还是银行贷款质量的的问题上,中国都表现出了比过去更积极的态度。
作为经济由“量变”到“质变”的最明显表征之一,已有众多迹象表明,中国正在不断向全球产业链的更高环节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经由改革开放和加入WTO,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全球产业供应链之中。由此看来,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重视研发创新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好在快前”的经济政策选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据世界银行本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一个正在出现新趋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中国向孟加拉等国转移。在一向被视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这样的转变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却恰恰印证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升级”。
向创新国家转型
今年1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明确提出,2020年要把中国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本月公布的报告称,中国今年有望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研发投资第二大国。
不可否认,中国加快向创新型国家转变,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专家指出,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在政策方面的引导,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跨国企业看重了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和日益突出的人力智力资源。经合组织的报告显示,从1995年到2004年,中国的研究人员总数增长了77%。
在上个月发布的外资利用规划中,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将把利用外资的重点从“量”转向“质”,重点引入那些能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投资上。
而在跨国企业的一边,据官方统计信息,跨国公司目前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已接近800家,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主要面向中国市场,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研发基地开始向区域性和全球性研发中心转型。
不过,从长远来看,中国如何更好促进本土企业、特别是最具活力的民营企业加快创新步伐才是关键所在。
“中国现有的政府主导的金融中介体系,未能很好地将巨大的储蓄引导到最佳的投资机会中。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私营部门,其获得的融资却明显不成比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Global In-sight研究机构的纳里曼·贝拉维什对记者说,“这可能间接影响到中国提升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
金融业大“爆发”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改革在今年发生,中国金融业在今后数年间的“爆炸性发展”已经变得可能,而这对于整个中国社会和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资产价值重估必然带来根本性的影响。
全球金融业咨询服务巨头机构—————奥纬咨询上月发布研究结果称,随着人均GDP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金融业已达到爆发性增长的起飞点。据该机构的研究,到2020年中国金融服务业收入占GDP的比重将达到8%至9%,这意味着在目前不足5%的基础上将实现飞跃增长。
对于中国金融业来说,2006年注定是一个转折之年。这不仅因为中国金融业在今年12月开始全面对外开放,也因为见证了中国工商银行破世界纪录的IPO、中国人寿的回归,以及中国股市结构性牛市的开始……
“中国需要继续推进银行和资本市场改革,这是把资本配置程序从政策主导体系向更理性的市场导向模式过渡的唯一希望。”罗奇的观点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金融改革的迫切性和正确性。
软着陆可期
“在过去的2006年,中国经济总体表现良好,GDP继续快速增长,但同时CPI保持较低水平。在下半年,货币紧缩政策开始发挥作用,使得总体经济增长转入更可持续的步伐。”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对记者说。
庄健表示,在2007年,如果中央和地方政府能在再平衡、结构调整以及再分配等方面步调统一,中国经济有望实现更为温和但更可持续、健康和更高质量的增长。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则对记者表示,过去一年中,中国的紧缩政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使得大多数月度经济指标被控制在政策目标以内,或是非常接近目标的水平。“中国经济正在迈向软着陆。”
展望2007年,陶冬表示,中国经济总体将保持稳健但有加速增长的趋势,预计明年的GDP增速为9.9%,主要由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带动。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过去一年得到明显的提升,预计2007年经济将实现软着陆,明年全年GDP增长预计为9.5%,比今年的10.5%预测值减少1个百分点。
此前就看好中国经济明年增长的高盛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本月又表示,得益于全球经济以及国内需求增长,预计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10%,比2007年9.8%的预测水平更高。
梁红认为,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胀压力却比较有限。她表示,中国经济有望实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最长、最稳定的增长周期”。
最大风险来自外部
当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还有不少挑战,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可能不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雷曼的孙明春认为,如果改革推进过慢,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结构失衡可能继续加剧而不是改善,进而可能影响他们对于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测。
而大摩罗奇则认为,“唯一对中国增长模式转型可能构成障碍的因素”是来自外部的冲击。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增长动力不足,以及由华盛顿带头基于政治因素爆发的保护主义活动,均是在这方面的最大风险———前者带来暂时性的经济下滑影响,而后者则可能引发系统风险。
梁红则更为乐观。她表示,尽管下跌的风险依然存在,譬如美国经济很可能下滑,进而可能导致中国出口受到冲击和经济增长放缓,不过,鉴于全球增长形势良好,这种风险的影响有限。
事实上,本月在京举行的受到举世瞩目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显示出居于全球最重要发展极的两个国家,正在尝试通过协调互动方式来保证双方的经济稳定发展。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正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令全球经济盛衰周期变得更长,而美中两国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双方解决各自经济面临的问题。
如罗奇所言,“中美关系可能成为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所需的集体意志的关键点,将成为全球其他地区处理双边关系问题的一大重要典范。”在有效拉动国内需求增长以及协调好国际经贸关系的情况下,中国“这台年增长10%的高速运转机器”(罗奇语),已对酝酿之中的“质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处于“再平衡”的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前景依然一片光明。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胀压力却比较有限。中国经济有望实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最长、最稳定的增长周期”。
中国金融业在今后数年间的“爆炸性发展”已经变得可能,而这对于资源重新配置必然带来根本影响。
中国经济指标预测
2004 2005 2006 2007
预测 预测
实体经济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1990年价格)
国内生产总值 10.1 10.2 10.5 9.8
个人消费 7.1 6.7 7.5 7.8
政府支出 7.3 7.7 7.8 7.9
固定资产投资 12.1 13.0 13.1 12.0
净出口 0.6 2.6 2.2 1.6
(对增长的贡献)
出口(商品及服务) 27.7 22.4 23.3 18.0
进口(商品及服务) 29.0 20.0 22.4 17.8
备注:
CPI通货膨胀率 3.9 1.8 1.4 2.2
(期间均值)
经常项目余额 3.6 7.2 8.1 7.1
(占GDP的比重%)
注:支出法GDP数据已经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进行了修正。
资料来源:CEIC、高盛研究预测
中国正越来越认真地把经济发展重心从数量转向质量。这种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来得“最合时宜不过”了。
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下一步关键是,激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
现在“唯一可能对中国增长模式转变构成障碍的因素”是来自外部的冲击,如美国为代表的全球增长动力不足以及保护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