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版
  • T1:年终特刊
  • T2:宏观中国
  • T3:宏观中国
  • T4:宏观中国
  • T5:宏观中国
  • T6:市场中国
  • T7:市场中国
  • T8:市场中国
  • T9:市场中国
  • T10:公司中国
  • T11:公司中国
  • T12:产业中国
  • T13:产业中国
  • T14:思想中国
  • T15:思想中国
  • T16:点睛中国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公司调查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价值报告
  • B8:公司研究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专版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6 年 12 月 27 日
    按日期查找
    T15版:思想中国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15版:思想中国
    思想撞击:三大焦点热风激荡
    经济学人今年都在关注什么
    风云际会看思潮
    2006年经济思想 凸显六大敏感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2006年经济思想 凸显六大敏感点
    2006年12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方栓喜 匡贤明

      综观2006年引起各方关注的经济思想,几乎都是与改革攻坚的实际进程紧密相关的。我们对2006年全年出现的经济思想进行了小结,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面对复杂的改革形势,政府的回应能力在增强。从2004年郎咸平发起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大争论以来,改革争论的余波延续到2006年。中央政府一方面旗帜鲜明地表示坚持改革不动摇,另一方面又提出了要推进新时期的收入分配改革思想,强调更加注重公平,强调改革的目的是为公平和正义提供制度保障,以及为科学发展观提供制度保障。应当说,政府在推进改革共识的形成方面发挥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2、与经济现象相联系的社会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我国改革发展走到今天,社会领域的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而经济领域的问题往往与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并形成了复杂的局面。我们不能简单地从纯经济学的视角,而必须从更广泛的视角(包括社会学等)来理解和分析许多经济问题。比如,房地产、土地征用、就业、收入分配、公共产品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我们越来越不可能将效率与公平问题割裂起来看待。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然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服务体制的一个有机结合。

      3、新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社会举足轻重的热点。从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三年都用一号文件来部署解决“三农”问题。2006年,新农村建设更是全党、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及时确定了以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变革农村上层建筑的农村综合改革。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哪里,是搞硬件还是搞软件建设?除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之外,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扮演何种角色,如何系统地打破城乡二元制度结构,使整个上层建筑同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目标相适应,还有相当多的难题待解。

      4、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很容易出现民粹主义和情绪化的倾向,但终究难以取代理性的学术研究。民粹主义始终表现为以理想取代现实,不容许改革出现任何问题,要么希望我国回到改革开放前的状态,要么希望能够通过激进式的变革来改变现状。这些思想虽然也很活跃,但由于缺乏理性的分析,很难成为主流思想。中国的经济转轨从来就不是通过理想的设计,而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不怕犯错误”的精神,没有一种探索精神,就很难走到今天这一步。

      5、政府改革一夫当关,万马难过。无论是从经济视角还是从社会视角探讨现实问题,鲜有不研究政府改革问题的。这与过去的改革策略密切相关。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国基本上采取了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改革战略,并以此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改革发展走到今天,各方面的问题,无论是以房产新政为重点的宏观调控,还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各类社会矛盾的协调,都与政府转型的滞后密切相关。以再分配为例,如果政府分辨不出穷人和富人,如何有效地去救济穷人呢?

      6、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很可能成为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并列的改革攻坚基本目标。现实情况越来越充分地表明,改革不仅需要解决好私人产品供给的体制机制问题,还需要解决好公共产品供给的体制机制问题。由28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可以在私人产品领域发挥很好的作用,但在公共产品领域中往往会出现“市场失灵”。“公共服务市场化”不仅难以解决公共产品短缺的问题,而且还会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为此,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能够妥善地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使政府能够迅速回应利益主体多元化带来的挑战,为提高公共治理水平和党的执政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