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少业
权重股的轮番大肆拉升使大盘明显“虚涨”。本周短短四个交易日,上证综指连续向上突破2400、2500、2600点三大关口,指数最大涨幅接近11%;但80%左右的个股却是“赚了指数不赚钱甚至亏钱”。
周四,上证综指早盘在中国银行、长江电力以及工商银行等权重股大幅上扬的推动下,最高上摸至2611.79点,但午后随着市场个股出现普遍性深幅调整,股指出现震荡回落。从盘中个股表现来看,继前日中国联通涨停后,昨天另两只权重品种中国银行和长江电力也冲击涨停,致使指数节节攀升;机械板块的中联重科、沈阳机床、柳工等品种继续活跃,上升通道明显;纺织服装板块的上海三毛、海欣股份、浔兴股份、华润锦华等品种也表现不俗。但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个股却与上涨无缘,昨天两市个股涨跌比例约为1:4,跌幅在3%以上的个股近600只,两市涨停的非ST个股仅有不足10只,个股分化迹象相当严重。
从本周四个交易日的情况看,机构“做账”的因素再次显现,一批机构重仓股出现脉冲式上冲行情。但总体来看,市场资金显著加速向核心权重股集中,在沪市总市值前20名的个股,成交占沪市总成交的40%以上,这些指标股对股指的贡献甚至超过大盘指数的涨幅。
诚然,当大盘新高的纪录不断被改写,当冲高已经成为常态的时候,股价的结构性调整早在悄悄地进行。据粗略统计,在下半年行情中,跑赢大盘的个股不足二成,就连诸多二线蓝筹股也面临边缘化的危险,可以说,在指数繁荣的表象下,掩盖着的是个股普跌的残酷真相。从近阶段来看,核心蓝筹股连续大举放量飙升,一些品种已经很难用正常的估值理论去衡量。当然,也有机构的观点认为,由于股指期货即将推出,掌握核心蓝筹股的筹码就意味着掌握了未来市场的“话语权”,因此其权重溢价正在被市场所关注,机构对核心蓝筹股的锁仓将导致这些品种的实际流通筹码越来越稀缺,最终这些超级大盘蓝筹股将在目前放量的平台上展开机构之间的博弈。
上证综指昨天收于2567.59点,上涨31.21点,成交520亿元;深证成指报收于6436.29点,下跌53.40点,成交243亿元;覆盖两市的沪深300指数昨天最高上摸2010点,震荡回落后报收于1979.9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