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禹刚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采取“分类监管、重点关注”策略的推动下,短期外债占总外债比例继6月末出现5年来首次下降的变化后,继续保持下降的态势,9月末的占比已降至55.28%,其中一度成为投机资金进入通道的贸易信贷,三季度仅增3亿美元,远低于上半年60亿美元的增速。
短期外债增长过快得到遏制
根据昨日公布的数据,截至9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049.76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比上年末增加239.31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363.8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4.85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为1685.8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24.46亿美元。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的比例为由6月末的55.81%降至55.28%。
从去年开始,我国短期外债增长加快,占总外债比一直不断攀升,最高时在今年3月末达到55.94%。短期外债激增意味着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增大,速度加快,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不断上升。
为此,外汇局开始对外贸企业实行“分类监管”的策略,凡属正常合法经营的企业,可直接按规定办理贸易项下收汇和结汇,便利他们的经营;而对于那些年度内贸易收汇与应收汇总额相差10%以上,或有违反外汇管理规定记录等情况的,则列入“关注企业”名单,须经严格审核后方可办理有关业务。
外汇局一位官员告诉本报记者,自该局在贸易收结汇实行分类管理和主体监管的管理模式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部分“关注企业”的贸易外汇核查,“有效地限制了贸易活动中混入的非正常资金”。
他还透露,外汇局局长胡晓炼不久前在上海、浙江调研,调研结果也显示,“新政策对抑制投机性资本流入效果很好。”
短期外债占比在今年6月末出现近5年来的首次下降,三季度的数据则再度显示,短期外债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
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国际标准安全比率为1:1,而截至三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为9879亿美元,这一比率为5.85:1,高出安全线五倍,总的来看,短期外债的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
贸易信贷三季度仅增3亿美元
上述外汇局官员表示,贸易信贷是造成近年来短期外债激增的重要原因。
贸易信贷指的是,由于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权和债务,这种时间差近年来却被投机资金用来“赌”人民币升值。
贸易信贷在去年人民币汇改后一度出现激增的情况。去年四季度贸易信贷突然加速,增长128亿美元,超过前三季度的总和,专家表示这显示出投机资金正披着“合法外衣”进入。
从今年尤其是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外汇局在加大监控、采取对外贸企业分类监管的基础上,有效地抑制了投机资金假借虚假贸易通道进入。外汇局昨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出另一个比较大的改善:贸易信贷三季度仅增加3亿美元,增加额远低于上半年的6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