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银行股大涨又巨幅震荡。那么,中国的银行业又怎样呢?这不仅关系到对银行业的看法,更与大家投资什么有关。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和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保持了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商业银行在信贷投放扩张的同时,资产质量继续得到了明显改善,经营绩效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这些特征将不同程度地在今年得到继续体现。随着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时代的到来,国内银行业的同业竞争,发展策略、业务创新、风险管理、监管取向等方面将会出现一些新趋势和新特点。
(一)在投资、信贷回落基础不稳以及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仍在加剧的情况下,银行信贷扩张的势头将进一步延续,信贷调控面临较大压力
今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需求依然强劲,投资增长仍可能出现反弹,经济将维持在9.5%左右的较高水平。同时,由于外贸顺差过大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的货币流动性宽松局面短期难以改变。再加上商业银行贷款扩张的动力和意愿依然很强。特别是已经完成上市目标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在今年将面临更大的盈利压力。在贷款与存款利差收入仍是银行主要盈利来源的情况下,三大行放贷冲动也将有所加强。最后,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有关金融业开放的规定,今年我国将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在流动性宽松的状态下,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无疑将增加信贷控制的难度。为了拓展市场,外资银行将积极开展人民币存贷款业务。而窗口指导等信贷政策对于外资银行的有效性要远远低于国内银行,信贷调控将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基于以上因素考虑,今年银行信贷规模可能会突破3万亿,信贷调控面临较大的压力。
(二)短中期利差扩大趋势在今年上半年仍将延续,但中长期看,银行业存贷利差将缓慢、持续下降
受益于长期贷款比例上升、活期存款增加较多及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上调,2006年国内银行业短中期利差呈扩大之势,这一趋势在今年上半年仍将延续。一是当前投资回报率仍然较高、投资反弹的压力依然很大,从提高资金成本、抑制投资过热的角度来讲,今年存在进一步加息的空间;二是顺差仍将保持高位,今年资金过剩的情况很难明显改变。根据2004年以来的规律,每年一季度末到二季度一般都是紧缩政策出台较为密集时期,考虑到今年上半年投资和信贷反弹压力较大,因此我们认为今年第一次利率上调的时间点可能在上半年。但同时我们预计,随着后期(2007年末-2008年)流动性过剩缓解,取消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限管制将迎来好时机,存贷款利率双向压榨将使得银行存贷利差真正走上缓慢、持续下降的征途。
(三)中间业务继续快速发展,综合化经营进一步松动后业务创新将有新突破
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在2006年出现了大幅增长,仅上半年民生、浦发、招行、深发展和中行5家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平均同比增幅就达143%,为历史最高点。我们预计,今年国内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将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态势,推动因素主要来自债券承销、代理销售、结算业务的较快增长及企业账户管理、现金管理等诸多服务内容收费政策的开放。总体来看,中间业务收入构成中,结算类、代理类、担保类、承诺类等传统业务仍居主导,而交易衍生类、投资银行类、资产信托类等技术含量高、利润空间大的中间业务种类占比上升仍将比较缓慢。
如果今年我国金融业综合化经营的政策进一步松动,国内商业银行势必在交叉业务领域加快创新,与保险、基金、证券等其它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也将出现较大提升,这将为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四)私人银行业务纷纷起跑,信用卡业务的高成本竞争将进一步升级
私人银行业务今年将在国内市场粉墨登场,而随着国内人民币业务全面开放,首先开启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市场闸门的将是外资银行。此前,外资银行已经通过不同路线挺进中国,路线一是国际专业私人银行直接落地,如瑞士友邦银行已在上海设立境外私人银行国内代表处。路线二是参股内资银行并开展战略合作,如中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将于今年初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开设两家私人银行部。路线三是迂回进入,如摩根斯坦利、瑞士EFG私人银行、汇丰等纷纷在香港成立代表处招揽人才,为进军大陆市场做好准备。国内银行同样也意识到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巨大潜力,建行、工行、农行、交行、招行、兴业、民生等目前都已准备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相信在今年将有实质性动作,但同时,国内银行将不得不接受资产管理、产品创新、风险识别和人才培育能力的巨大考验。
为了争夺客户、抢占市场,国内信用卡市场竞争在去年已是硝烟弥漫,而今年这一几近恶性竞争的局面将进一步升级,更令人担忧的是,同业间竞争手段不会有太大改变,仍将围绕“免年费”、“送礼品”甚至降低申请门槛等手段大打拼杀战,竞争成本将继续攀升。在各银行竞相发卡的情况下,活卡率、刷卡率和交易量将整体陷入下降通道。
(五)不良贷款反弹的隐忧持续存在,相关经营风险值得警惕
国内银行业贷款不良率依然存在反弹隐忧。其一,2006年资产质量改善隐含了大量不良资产剥离的成分,而在大部分国有银行完成改组上市之后,政策性注资或不良剥离行为在今后会逐渐减少;其二,今年我国经济增长可能小幅减缓,而同时国家出于防止投资反弹的调控政策取向仍然明显,势必会对前期扩张过大的工业企业现金流产生一定影响;其三,国内银行业2006年上半年信贷过度投放的负面影响,将滞后在2007-2008年开始显现。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伴随近两年我国房地产行业高涨,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也高速增长,央行《2006年金融稳定报告》对此已经作出风险警示,而事实上,风险信号在局部地区已经显现,如2006年第三季度,上海中资银行个人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8亿元,不良率增加0.28个百分点。我们预计,今年这一趋势在某些房地产过热地区将继续演绎。
另外,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及金融业全面开放,国内银行经营面临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将日益加大,受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也愈发紧密。针对一些内地或海外上市的国内银行,并购风险和股价波动风险不容忽视。在国内银行综合化经营经验成熟之前,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关联交易风险及相关操作性风险都可能不同程度地体现。
(六)银行同业间的人才争夺战将愈演愈烈,长期激励改革将开始启动
今年,我国银行业的人才争夺将进入历史高峰。一方面,外资银行全面进入我国,经营网点进入了快速扩张期,“全球金融,本土智慧”模式决定了外资银行将不得不在中国当地招贤纳士。据报道,渣打银行计划2008年前实现网点数目翻番,用人规模将从目前800人迅速增加到1600人以上,法国巴黎银行到2008年在中国内地的工作人员将增长50%以上,汇丰银行计划在内地招纳1000名左右员工;另一方面,中资银行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经营网点的较快扩张,对各类金融人才也产生了巨大需求。在人才争夺方式上,从同业“挖”人才和从高校“抢”人才居主导地位。不难预测,中外银行间、内资银行间相互“挖角”的现象会越来越突出,银行工作人员流失率将在目前10.7%的基础上加速攀升。
对于众多银行来说,流失风险最大的当属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支行行长、业务条线主管甚至总分行副行长等高级管理人才,以及诸如资金计划、风险管理、IT技术、综合理财、资产交易等专业领域人才将成为彼此争夺的焦点。另外,资本运作、国际法律和会计、产品开发等人才的稀缺程度继续加大,客户经理、柜面人员、电话银行队伍的稳定性也将受到更大冲击。在这种背景格局下,预计国内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将加快推进,围绕薪酬体系重构、员工职业规划、股票期权激励等内容的长期激励改革将得到充分重视,并将开始启动,甚至取得实质性进展。
(七)一些银行将继续打造专业优势,集中资源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在国内银行战略转型趋同、相互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一些银行将在打造专业优势、探索特色经营上继续推进,试图在专业领域和细分市场开辟更大空间。不难预测,深发展作为国内首家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今年将继续加大物流金融平台的搭建和贸易融资的拓展;光大银行在短期融资券承销业务、理财业务大举胜出的基础上,势必强化力量,巩固并扩大在此类新兴业务领域的领先优势;从去年兴业银行在消费信贷业务方面的突出表现来看,该行已经尝到甜头,因而集中资源,在今年继续抢占这一黄金市场的决心显然不会动摇;北京银行不仅迈出了跨区经营步伐,向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转型之势甚为明显,而且明确提出开办社区银行的构想。
今年,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拓展并不会四面开花,而更多选择自身优势领域实施集中突破,只要能雄踞一隅,就意味着在中国的战略版图扩张出师告捷。例如,瑞银集团高层就曾表示,全面开放后瑞银目标将锁定中国私人银行业务。专注于农业、食品、乳品等行业的荷兰合作银行在去年7月入股杭州联合银行10%股份之后,将积极参与中国农村银行体系改革,包括投资及技术转让方面。
(八)适应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商业银行将面临日益国际化的金融监管
几个重大变化很可能影响到今年我国银行监管当局的行为取向:一是金融业全面开放及外资银行加速进驻,将促使监管当局更加注重金融开放与金融稳定、金融安全的协调性,从颁布不久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中我们能够发现,当局一方面赋予外资银行平等而充分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则积极鼓励和激励外资银行完全地纳入东道国监管轨道,例如,其中关于外资银行法人注册的相关规定就是如此。二是适应金融业综合化经营的试点和推广,一项旨在增加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部门合作的监管协调机制将应运而生,以在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矛盾中寻求一种体制的突破和过渡。三是银行商业模式的变革和金融交易行为的多元化、复杂化,将促使监管当局加大对银行经营合规性的审查,以及通过银行系统加大对相关经济主体异常或违法行为(如洗钱)的监测。
今年还是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资本充足率国际监管标准的第一年,监管当局必然要强化对国内银行资本充足性和经营稳健性要求,一些临近安全线的银行将受到更多的警示。为了在市场化、开放性环境下更好地保障存款人利益,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起草和颁布将提上议事日程。另外,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仍是监管当局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