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能源机构(IEA)候任执行干事田中伸男(Nobuo Tanaka)上周五表示,这个代表石油消费国的机构若要保持其相关性,就必须更积极地吸引中国和印度的加入。田中伸男在东京对记者表示:“没有这些大国的参与,能源安全的意义就可能被削弱。”
将于9月份成为IEA首任亚裔执行干事的田中伸男日前表示,这个总部位于巴黎、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相抗衡的能源机构,必须与亚洲增长最快的能源消费大国更紧密地合作。但国内专家认为,基于IEA的条例和吸纳成员的基础而言,中国要成为正式成员几乎没有可能。
专家:中国不太可能成为IEA正式成员
针对田中伸男的表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中国不可能成为IEA的正式成员。”她提到,目前IEA的成员国均为经合组织(OECD)的成员国,“中国短期甚至中长期都不太可能成为OECD成员国。根据中国目前的GDP还不能算是经济强国,而且加入OECD也要相应承担责任,中国在加入IEA一事上也应该抱着量力而行的宗旨”。
但也有专家对此观点留有余地,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认为,按照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且不谈中国是不是成为正式成员,但至少中国加入OECD并且成为IEA的成员的条件将在未来逐渐具备。
陈凤英称,IEA候任执行干事作出这种表态可以让我们看到,该机构已经看到中印未来在能源消费、需求、进口方面的大幅增加。“每年OECD和IEA都会对中国、印度以及俄罗斯单独发布报告,这足以显示这些新兴市场受到的重视程度。”
尽管陈凤英认为中国无法成为正式成员,但她提到,实际上IEA早就与中国建立了战略对话机制,双方的关系是战略伙伴的关系。
在谈及将中国或印度正式纳入该组织所面临的困难时,田中伸男补充道:“正式成员国资格的门槛非常高。但我们组织在吸引这些国家时应非常注重实效。”他还表示,IEA可以授予中国观察员资格。
IEA与中国建立30天石油储备计划准备就绪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中国告别了自1965年以来的石油自给自足的时代。目前,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为此,中国开始匆忙在世界各地寻找战略供应。
田中伸男表示,IEA就中国建立30天石油储备的计划展开了密切接触。中国的这一计划目前已准备就绪。IEA是为回应1973/74年的石油危机而建立的,它要求成员国建立90天的石油储备。
在谈到通过石油储备的战略运用来减少IEA的价格影响力和应对供应危机时,田中伸男表示:“中国明白这些问题。”他表示,印度也在准备建立自己的石油储备。
田中伸男:IEA加强与欧佩克对话是双赢
田中伸男还表示,IEA将避免与欧佩克“对峙”,并寻求与欧佩克进行更多对话,帮助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降低对原油出口收入的依赖性。他表示,IEA与欧佩克之间的对话将产生双赢的效果。
IEA为26个石油消费国提供能源建议。欧佩克生产的原油占全球原油生产总量的40%,但欧佩克不能满足全球日渐上升的石油需求。因安哥拉加入欧佩克,使欧佩克成员国增加到12个国家,欧佩克对石油产量的控制力加强。
田中伸男表示,尽管IEA一直表示全球需要更多石油供应,欧佩克2006年12月会议仍决定继续下调石油产量。
田中伸男称,石油消费国可以通过帮助欧佩克国家降低对石油收入的依赖性,来提高对欧佩克国家的影响力。他认为,经合组织(OECD)应当在欧佩克国家石油储量开采完之前,帮助欧佩克国家发展除石油生产之外的其他产业。
■记者观察
中国应加强与IEA信息共享
□本报记者 朱贤佳
上海社科院的徐明棋对记者表示,无论中国是不是加入IEA,与IEA、欧佩克等组织加强合作对中国绝对是利大于弊的。徐明棋认为,能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加强与这些国际组织的合作,对能源供应安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IEA候任执行干事田中伸男的讲话中提到的一句话更指明了未来IEA与中国的合作方向,“要扩大与非成员国之间的技术合作和信息共享”。
“IEA的另一大功能是环保。”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陈凤英表示,“未来中国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上,都会超过北美,因此利用IEA的环保技术对中国改善环境将十分有利。”她还谈到,中国的节能技术并不是领先世界的,利用IEA的研究成果将能使能耗大大降低。“技术合作对中国十分有利,但有时候合作并非那么容易,由于制度方面的安排,技术合作还存在一些障碍。”
合作的另一方面就是信息共享。陈凤英陈,信息共享最大的好处就是确保市场的稳定,“不会因为信息不对称引起市场恐慌”。但她也提到,一些国际组织认为中国的能源市场透明度不够,“一旦信息共享,全球的能源供给、消费和政策数据将共享,但是中国现在并不是IEA的成员国,因此没有通报义务,这就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不透明。”她指出,建立畅通的科学的通报体系,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