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海外股市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特别报道
  • B5:特别报道
  • B6:海外上市公司
  • B7:产业·公司
  • B8:产业·公司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7 年 1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股民学校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股民学校
    对投资者可能会有哪些影响
    活动预告
    如何买入或卖出股票
    交易所常见咨询问题(3)
    以财务数据衡量公司经营能力
    国都证券投资策略报告会
    股指期货与股票的异同
    白领“红包增值”理财报告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对投资者可能会有哪些影响
    2007年01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东吴证券研究所 曹妍

      

      为进一步完善指数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日前宣布,从今年1月6日起,新股上市将于第11个交易日开始计入上证综合、新综指及相应的上证A股、上证B股、上证分类指数。由此,实施四年多的新股上市首日计入指数的规定将成为历史。这一指数新规,虽然其主要目的是解决新股上市虚增指数现象,但必将对市场各方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新股上市虚增指数使上证指数日趋失真

      新股上市首日计入上证指数这一规定是从2002年9月23日开始实施的,此前我国证券市场中新股上市计入指数的时间也采取过上市一个月后计入指数(1999年11月前)和上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计入指数(1999年11月到2002年9月22日)。由于我国市场历来有炒新的习惯,新股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溢价,很少出现低于发行价的现象,因此,在新股上市首日就将其计入指数的规则使得新股在二级市场的溢价全部反映到指数上,这一现象在权重股工行、中行上市发挥得淋漓尽致。数据显示:2006年7月5日中行上市当日,其股价跳空高开0.83元,上证综指随之跳空74点开盘,至收盘时,中行以3.78元报收,上涨0.70元,它为指数贡献了56点,而当天大盘仅上涨37.01点,扣除中行的影响后,大盘实际下跌了近20点。2006年10月27日,工行上市再度重演了中行上市首日的一幕,大盘因工行跳空0.28元开盘而高开36点,而后随着工行的逐级走低,指数也震荡盘下,终盘工行仅比发行价上涨0.16元,但其却对指数贡献了21点,而当天大盘却下跌了2.47点,扣除工行的影响,工行上市首日大盘实际下跌逾23点。这仅是两只权重股上市对上证指数的影响。据WIND资讯统计,从2006年5月9日重启IPO到2006年底,沪市共有13家新股发行,按其首日开盘价计算,共虚增市值4049亿元,按新股首日收盘价计,共虚增市值3102亿元。

      新股上市首日即计入指数造成指数虚增的现象已使上证综指日趋失真。这一点已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随着大盘蓝筹股的不断回归,如不改变新股上市首日计入新股这一规定,将使得指数虚增越来越严重,如以1月9日上市的中国人寿为例,该股总股本为282.65亿股,以上市开盘价37元计算,其总市值达到10458亿,一举成为继工行、中行之后的第三大权重股,如果中国人寿当天计入指数的话,将虚增指数近150点。没有受中国人寿开盘首日的影响,上证综指延续前一个交易日走势,全天稳扎稳打,没有重演中行、工行上市首日的一幕。

      新股上市首日不计入指数,对股指平稳运行意义重大,因为随着中国人寿的顺利回归,可以预计,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优质航母回归A股市场,如中移动、中石油等股票,这些股票的二级市场溢价收入将远超过中行、工行等股票,如果计入指数的话,到时将虚增指数就不是几十点,而有可能是几百点,届时,市场人士预测的大盘要上4000点、乃至1万点的预言也为时不远,因此,管理层在此时宣布新股十个交易日后计入指数是保证指数真实性和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

      上证综指重回坐标地位

      上证指数自成立以来,就在投资者心中拥有坐标地位,考察投资水平如何,一般均以该投资人能否跑赢上证指数为基准,但2006年里,这一基准逐渐被淡化,更多的投资者运用沪深300指数作为参考依据,上证综指逐渐被边缘化。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权重股的加盟虚增了上证指数,在指数失真的市况下,用指数来衡量是否跑赢大盘的标准就有点不妥。我们就以2006年6月1日至年底的数据为例加以说明,2006年6月1日到12月31日,上证综指累计涨幅为63%。作为机构投资的中坚力量———开放式基金,只有嘉实服务增值行业基金在此区间的净值增长率跑赢了上证指数,达到了68.90%,其它基金都没能达到大盘的同期涨幅。我们认为,新股上市虚增指数是基金未能跑赢大盘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扣除下半年新股上市虚增的点数外,上证综指实际涨幅在53%左右,如果以此为基准的话,市场中大部分基金还是跑赢上证指数的,据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业内人士惊呼“不能再让失真的上证综指误导市场了。”经过重新修订指数新规后,将有效消除指数失真现象,使上证指数更贴近投资者的收益水平,上证指数重新又回到坐标地位。

      指数新规对投资者的影响

      2006年是我国证券市场开创先河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证券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收官、证券总市值轻松翻倍、上证综指年涨幅创世界之最、机构投资者队伍获得飞速发展等,所有这一切均是在投资者还处在谨慎的思维中发生的。当投资者真正认识我国证券市场已真正站在牛市入口之时,上证指数也在几只权重股的带领下,轻松越过2245点的历史新高。目前,上证综指已成功站在2800点上方。一般中小投资者在这么高的指数面前,不敢贸然而动,而就是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也错失了好多机会。目前2007年行情也在牛市的氛围中精彩开幕,而作为2007年第一条出台新规,也拉开了监管调控的序幕。

      从国外成熟市场来看,新股首日上市到计入指数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新股上市后的平均波动幅度,如果新股上市初期波动幅度越大的市场,对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要求越长。我国根据市场状况,大多新股上市后的前几个交易日猴性十足,但经过10个交易日运行后,股票价格基本趋于平稳,此时将其计入综合指数,就不会对指数产生太大的波动,从而使指数能更真实地反映市场的平均投资收益水平。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指数新规对股指期货的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因为按旧的指数计算方法,如果在股指期货合约到期的月份里,有权重股上市,虚增了指数,这对买进看跌股指期货或卖出看涨股指期货的投资者,如果不及时进行调头,将产生巨大的损失。

      虽然新股上市首日不计入指数,消除了新股上市首日虚增指数的现象,但在全流通时代,权重股的暴涨暴跌也会使得指数有所失真。目前,在上证指数884家成份股当中,排名前三位的工行、中行、石化三只股票所占的比重达到45%。数据显示,工行每上涨1分,上证综指上涨1.57点,中行每上涨1分,上证综指上涨1.06点,以此计算,中行上市以来,最高虚增指数达306点,工行最高虚增指数为503点,再加上中石化虚增指数的因素,扣除这三大权重股因素,上证综指最高点位其实不足2000点。其实在盘面上,也真实反映了目前投资者赚指数不赚钱的现象,在中行、工行急速拉升阶段,上证综指天天刷新历史纪录,与此形成较大反差的是,市场每天近7成个股下跌,而在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在上证指数大跌70多点的市况下,两市近8成的个股上涨,个股走势与大盘严重背离。因此,目前股指仍主要由权重股主导的格局不会改变,真正轻指数重个股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种背景下,投资者只有在认清股市发展方向的同时,辨证地看待指数涨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