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鹏
应菲律宾总统格阿罗约的邀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于今天起至本月16日,出席在菲律宾宿务举行的第十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第十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及第二届东亚峰会,并对菲律宾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
据了解,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将主持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与东盟、日韩就以“10+3”为主渠道建设东亚共同体深入交换意见。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石源华教授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东亚各国已经确定了以建立“东亚共同体”为东亚合作的长远目标。石源华说:“虽然长期来看,东亚共同体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但目前来说,首先应该是实现经济共同体,而经济共同体的第一步就是FTA(自由贸易区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
记者了解到,从表面上看,东亚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具有良好的基础。有关资料显示,东盟和中日韩(10+3)区域内部贸易占贸易总量的比例已经达到84%,远高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40%。但在更深的层面上却面临诸多问题。
“我国和东盟之间的FTA进展很快,2010年即要实现,但在更广阔的东亚地区内推广,还是面临很多困难。”石源华介绍,若干年前,朱鎔基总理即提出要推进FTA,但是有些国家反映比较怠慢,目前我国和日本间的FTA根本还没有启动。
虽然东亚一体化进程未必一帆风顺,但多数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FTA 是世界趋势所在,一些积极的信号也不断出现。
“去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中、韩之后,东亚一体化在向好的方向转化,中日韩都希望能进一步推进彼此的合作,包括中日韩之间或者中日之间的FTA。”石源华说。
石源华说,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应该是,首先进行和平、公允的合作,达到一定阶段后实行内部免税,最后实现在WTO总体框架下的经济贸易区。
“当然,由于各国发展程度不同,需求不同,在一体化进程中的受益情况也会不尽相同,所以大家需要充分的讨论与谈判。”
中国构想:逐步形成自己的全球自贸网络
□本报记者 薛黎
中国的构想是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依托,加快建立周边的自贸区平台,同时选择一些重点国家,向拉美、非洲、欧洲辐射,逐步形成我国的全球自贸网络。这是记者从商务部有关人士处了解到的。
记者了解到,在对象的选择上,中国的基本标准是战略意义突出、经济互补性强、市场规模大或者资源丰富、推动和谐发展效果显著;在自贸区的谈判中将统筹考虑全局的利益和产业利益,进攻利益和防守利益,妥善权衡保护与开放、利益与代价,争取做到有予有取,实现互利双赢。
在东亚一体化方面,石源华表示,东亚一体化不是一个国家能够选择的问题,而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整个世界日益形成几个大区,北美、欧洲、南亚都在搞FTA,如果东亚在此方面步伐缓慢,经济利益都会受到损失。”石源华说,东亚国家多数为出口导向型、外向型的经济,只有实现区域合作与协调,才能缓解外部事件的冲击,保证本国经济平稳发展。
事实上,截至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已经谈成了内地和港澳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后贸易协议,中国—智利自贸协定和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正在商谈的自贸区也有9个,涉及到了27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2005年我们国家对外贸易将近3500亿美元。
但是,我国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方面也面临一些困难,主要是农业和服务业的两个领域相对比较薄弱,农产品市场开放既是多边谈判的难点,也是区域谈判的难点。此外,难点还体现在服务市场的开放方面,比如教育、领域、旅游、法律服务、工程设计等,还包括金融和电信等一些敏感领域。
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在去年举行的“21世纪论坛”上曾表示,商务部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把区域经济合作作为国家战略,从国家的大局出发,在谋求互补双赢的前提下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易小准指出,区域经济合作是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可行性途径,因为它有试点性质,只是对少数的国家或者地区作局部的开放,对不同行业可以分类处理,有快有慢。对于商谈自贸的对象国,很多服务业竞争力也不是很强,所以建立起区域合作后,不会对我们国内造成较大冲击。
■ 资料
从全球的情况来看,目前以自贸区为主要形式的各种区域贸易安排不断涌现,到2006年10月为止,向世贸组织通报并且仍然在生效的区域贸易安排达到了214个,其中以自贸区为形式的这些安排有197个,这些区域贸易安排80%是在过去的十年中涌现的。
美国已经和加拿大、墨西哥、中美洲六国、智利、以色列、新加坡、澳大利亚签署了自贸协定,如果再加上他正在谈的自贸协定,就会形成一个以美国为中心,辐射全球的自贸网络,这个网络会涵盖美国出口总额的将近45%,而且美国今后的战略目标是在美洲建立全世界最大的自贸区—美洲自贸区。具体规划是,在亚洲2007年以前建立美国—韩国自贸区,2008年以前建立美国—东盟自贸区,在中东2013年以前建立美国—中东自贸区,在非洲建立美国-南部非洲关系同盟自贸区。
欧盟、日本、印度也都制定了自己的自贸区域发展计划,这些国家的贸易政策取向里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都把区域经济合作当作一个国家的战略来推动;二是都有一个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时间表;三是都由他们的领导人亲自出马,各国元首冲到一线,穿梭于各个场合,推动形形色色的区域经济合作,这些也都值得我国借鉴。
(薛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