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工商部门火烧进口劣质鞋,很有些虎门销烟的味道。但想来想去,事儿还是没办到点儿上。本来政府应该借此机会指导内资企业打国际官司,仲裁呀,索赔呀,甚至也来个贸易制裁,反正那么多政府有关部门,上千的企业,有的是人,慢慢打官司,像秋菊那样讨一个说法,玩儿呗!一边玩儿一边还能学习游戏规则,烧了算怎么回事呢?如果是老百姓烧的,或者企业烧的,也还说得过去,而政府烧皮鞋,既不理智也不明智,毁了罪证不说,还失去了学法、用法的机会,可惜了。
很奇怪的是,面对欧盟的反倾销税,我国上千家制鞋企业集体失语,噤若寒蝉,只有奥康等四家制鞋企业上诉反倾销———与狼共舞的时候,很多企业变成了羊。面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咱不敢想象将来会怎样。
入关了,要学习国际游戏规则,这并不错,但我们似乎有这样一个误区:以为凡是外国的企业都是规范的、讲理的,完全竞争的经济就是好的。岂不知“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过公平,也从来没有过完全竞争,国与国之间永远是掰手腕子,看谁胳膊粗,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各种手段来掰手腕,商品输出伴随着炮舰政策,重商主义伴随着贸易壁垒,就跟面包夹上炸鸡块儿的汉堡差不多,再加上一点“捍卫人权”的色拉酱,跟真事儿似的。
回眸历史,从鸦片战争到伊拉克战争,本质上都是为了利益,或是商品输出,或是石油资源,总之是为了钱,虽然高举人权的旗帜,征伐反人类罪,看似师出有名,但血腥气里还是有股子石油的味道。
在我国也能够感到一些惶恐:外资来了,美元乘上八变成了人民币乖乖不得了,买什么都觉得便宜,看谁都像烙饼,近乎疯狂的并购让人瞠目结舌;另一方面,把中国的品牌买下来然后“雪藏”,让中国品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剩下的就是外国名牌,让中国搞低档次的代加工———这种“买了孩子掐死玩儿”的行为实在让人不寒而栗,其司马昭之心,应该是路人皆知吧?想想看,市场交出去了,拿到技术了?什么也没拿到,还把品牌丢了,品牌可是企业的脸呀!
当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入关,还回到闭关锁国的老路上去,而是说我们要学会掰手腕子,学会撕咬,须知再先进的文明后面也是磨得锋利的牙齿,也是“无利不起早”的贪婪,不搏是不行的。
企业要学会博弈,千余家制鞋企业的集体失语,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可能原因很多,比如中国企业不习惯“诉讼”,而习惯“摆平”,不熟悉明规则,而精熟潜规则,一旦面对国际法则,对打国际官司心存顾虑。笔者以为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一种“搭便车”的心理,类似于博弈论里那个“智猪博弈”模型。
猪圈里一头大猪一头小猪,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投食口就会有少量食物落下。如果一头猪去踩踏板,另一头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食物。如果小猪踩踏板,大猪会在小猪跑回食槽之前吃掉所有的食物,所以小猪不会去踩踏板。那么只能是大猪踩踏板,然后跑回来吃到一些食物,因为小猪吃得慢。结果就是:大猪来回踩踏板,而小猪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搭便车”,这就是“智猪博弈”。
小企业可能在等着大企业有所反应,等着吃免费的午餐。但问题是,如果猪圈里的猪差不多大,或者大企业不愿单独行动,“搭便车”的想法便很难成立,这时候就应该是一起踩踏板,一起吃食物。面对国际上的贸易壁垒,“搭便车”的思想让中国的企业像一盘散沙,没学会“共御外侮”,倒是惯于“兄弟阋墙”,会相互拆台,在外国人面前竞相压价,这一点比起日本企业来差远了。
政府也要学会博弈,一把火把劣质鞋烧了,不是博弈,那是蛮干,让别人笑话。中国市场大得很,人口多得很,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完全可以在各国之间辗转腾挪,谁放刁就跟他打打贸易战。您不是横么?好,中国人不消费您的产品,贵国的商人自然会跟您急眼。实际上,贸易战是国家之间经济博弈的主要方式。要敢于打贸易战,善于打贸易战。只有打,才能让别人了解咱,达到和平共处;军事上如此,经济上也不例外。
以我之长克彼之短,也是个办法。铁矿石咱没有,可是咱有稀土,有盐湖资源,有很多别人缺乏的东西,“马八进七”对“炮二平五”,玩儿嘛。要鼓励企业打国际官司,要给企业作后盾,不要一切给外资让路,不要把招商引资的钢 儿看得比月亮都大。支持企业建立行业组织,地方上建立商会,让企业学会联合博弈,都是政府该做的事情。关键是政府要有意识地站在中国企业的一边。
满清的时候,民族资本斗不过外国资本,除了资本的属性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外国资本得到其政府的大力支持,外国商人的后面是外交官,再后面是军队炮舰。玩不转了,人家的外交官动不动照会满清政府,几句话比炸雷还响,吓得满清政府一味压制民族资本。民族资本不仅得不到自己政府的支持,还受到种种盘剥,这是中国民族资本难以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入关后学习国际的游戏规则,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一百多年前的思想家魏源的话至今并未过时。在与狼共舞的时候,也要成为狼,不能当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