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信息披露
  • 7:信息披露
  • 8:公司巡礼
  • 9:基金
  • 10:基金
  • 11:时事
  • 12:时事·海外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路演回放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产权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互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投资基金
  • C6:广告
  • C7:数据
  • C8:人物
  • C9:钱沿周刊
  • C10:周刊·热点
  • C11:钱沿周刊·专家
  • C12:钱沿周刊·广角
  • C13:艺术财经
  • C14:艺术财经
  • C15:艺术财经
  • C16:艺术财经
  •  
      2007 年 1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财富人生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财富人生
    梦想,撞破了才能踏实做事
    牛市且爆侃 盛世当慎言
    谁想吃“软饭”
    寻找百年老店
    找零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寻找百年老店
    2007年01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刘海民

      

      与两位旧友相约到上海徐家汇一家熟识的酒肆一叙,没曾想那酒肆已变成了杂货店。无奈只得临近择店而坐,隔着玻璃,目光还忍不住朝那家酒肆转悠。朋友说,不会再有百年老店,不会了。现在大店小铺都在走马灯一般换招牌、换装潢、换老板、换厨师……没办法呀。他的话不禁勾起我一点想法。

      一位久居德国的朋友告诉我,他居住的城市里有家百年小餐馆,距他住所不远。他是那儿的常客,每次去那里,都喜欢固定坐靠窗的一张桌子,点的两个菜也是固定的。为什么?他说不出,只说许多德国人都有这种习惯。我问他是否因了百年老店的牌子抑或也认同其传统口味?他说应该是。

      在中国,百年老店如今好像愈来愈少了,少而号召力差就显得有些不妙。而新店一家一家地开,一开就能忽忽拉拉地招来一帮人,但热闹劲一过,客便少了,再硬撑几日,便改弦更张了。难怪一位专事门头牌匾制作的老板话语中透出得意:这年头,什么生意也没牌匾生意好。

      某晚,闲来喝茶,盯着浮浮沉沉的茶叶,不觉由百年老店想到了上市公司。

      近来跑了一下东北的证券市场,有个数字让我吃惊:东北三省上市公司目前共有113家,而近年来陆续退市的就有16家。有专家云,退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年盈、二年平、三年亏。这种现象在东北并不鲜见,在西北采访时也时有所闻。

      前不久,在山东见了上证所的副总经理周勤业。他提到上市公司应打造“百年老店”,此话引起大家的共鸣。

      在快速变革的经济环境中,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了,企业的寿命周期是延长还是缩短了呢?回答是:缩短。我曾见过一个材料:1900年入围道琼斯指数的12家企业,只有通用电气一家笑到现在。而十年前的《财富》500强中,近40%的企业已销声匿迹;三十年前的《财富》500强中,60%的企业已被收购或破产。

      中国的百年老店有多少?恕我孤陋寡闻,说得出的只有同仁堂、全聚德和东来顺,别的中华老字号听来记不住。国外的百年老店很多,宝洁公司、雀巢集团、通用电气、通用汽车、杜邦、可口可乐……这些百年老店有的我参观过,总的印象是名副其实———即便在现代企业的竞争中也是生机勃勃。而在中国,这样的百年老店可谓寥若晨星。

      老店不能倚老卖老。青岛有家百年老饭店,许多人去那儿吃饭都啧有烦言:从口味到环境统统大不如前。一块百来年的牌子招来的竟是顾客的置疑和时过境迁之叹,不知开店人作何感受? “百年老店”如果只是刻意时间上的延续,而无视传统风格的发扬和新理念的持续注入,恐怕离“作古”之日不远矣。

      企业要活到百岁,不是件容易的事,若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细心充分的论证、科学人本的管理,其命必促;若没有勤勉务实的经营、诚信为本的敬业、代代不绝的创新,其寿也难。而如今不少上市公司恰恰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压根儿就没有打过长谱。

      百年老店意味着它是一个品牌。成为品牌自然要按品牌的规律做,一味跟着时尚跑恐怕不行。张瑞敏与我聊天时说过,品牌是带有很多感情色彩的东西,关键是要把一个简单的事情重复多遍不走样。这个保证价值在实践过程中的不走样,做起来大概很难。

      “百年老店”是一个理念也是一种做事方法,它强调的是百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企业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同时在经营上进一步整合自身资源,按照用户需求进行持续的创新,保持企业的活力。

      眼下,国内的许多百年老店经营上并不景气,遇到的困难也很多。据说,杭州市正在争取设立一个“老字号” 专项发展基金,北京、广州、苏州等城市也都出台了保护老字号的政策措施。这固然值得庆贺,但关键还在企业自己的努力。

      不妨提一个“中国企业要学做百年老店”的口号———与其说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不如说是为其自身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