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信息披露
  • 7:信息披露
  • 8:公司巡礼
  • 9:基金
  • 10:基金
  • 11:时事
  • 12:时事·海外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路演回放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产权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互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投资基金
  • C6:广告
  • C7:数据
  • C8:人物
  • C9:钱沿周刊
  • C10:周刊·热点
  • C11:钱沿周刊·专家
  • C12:钱沿周刊·广角
  • C13:艺术财经
  • C14:艺术财经
  • C15:艺术财经
  • C16:艺术财经
  •  
      2007 年 1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0版: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0版:基金
    基金预期上半年升息可能性加大
    ■基金妙语
    基金经理:短期压力正在来临
    王牌基金法宝:紧抓主线重仓持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经理:短期压力正在来临
    2007年01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随着股指的上涨,许多基金认为短期市场面临着较大的调整压力 郭晨凯制图
      □见习记者 赵媛媛

      

      站在一个新的高峰上展望的2007年会是怎样的一年?从53家基金公司披露的287只基金的四季度季报中看出,2007年将在震荡中延续去年的牛市,但短期面临着较大的调整压力。基金经理们依然大量保留金融、房地产、消费服务配置,同时他们也开始把眼光转向一些充满成长性和活力的公司。

      估值已经偏高

      “在2006年强大的资金推动下,指数经历了130%的上升。短期波动的风险正在聚集,随时都有可能走出调整行情。”相当部分的基金经理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许多基金公司表示,目前市场的整体估值与国际相比已经处于一个偏高的位置,纵向看来也已接近历史高位,表现出一定结构性过热迹象。具体地说,部分行业、个股的市盈率高于香港。据兴业基金季报表示,从A/H比价看来,一些龙头公司的A股已高达70%,处于一个不合理的区间。

      从政策面上说,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及融资融券的推出使得市场开始进入敏感时期,这也使得市场面临的风险开始加大。另一方面,货币政策方面短期一些紧缩性措施的出台也难免将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

      另外,各基金建仓速度加快等迹象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流入过快的资金使投资者无暇对公司的基本面进行分析,相当多的股票已经表现出一定的疯狂特征,市场必定对这些个股再次梳理并重新选择。

      用汇添富的话说,阶段性调整往往是在牛市高歌中猛然而至,这也许意味着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多家机构表示,第一季度市场就会迎来一波调整。

      积极应对调整

      面对这些短期风险,基金公司也相应地采取了一些措施。

      部分基金在季报中表示,他们将强化最基本的风险控制制度,在可控的范围内及时实现收益。

      博时精选等大部分基金在股票配置上采用平衡策略,以提高组合的抗风险能力。比如调整持股结构,不过分集中于特定的投资热点;风格上适当增持中小盘成长股而规避一些估值过高的大盘。

      此外,一些基金打算通过“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并适时动态优化的方式来应对市场,争取实现超额回报。

      长期依然牛气

      基金公司在对短期抱有担忧的同时无一例外地对中长期市场充满信心,一些基金表示会满仓操作。在他们看来,宏观经济、流动性等因素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一些制度性效应也使得一些公司充满生机。

      首先,宏观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且经济运行的质量也会越来越好。许多行业受益于良好的宏观环境而有超预期的表现。招商基金预计,2007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将在25%左右。

      在资金面上,几乎所有的基金都表示,尽管央行可能会有一些紧缩性政策出台,他们仍然有充分理由对市场资金保持乐观。财富效应使得居民储蓄、外资等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地涌入股市。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带来的流动性也会愈演愈烈。

      还需提及的是,股改等制度性革新带来的效率性效应还将在2007年继续持续释放,这为一些基金调高公司盈利预测提供了支持。重组并购、资产注入、整体上市、治理结构改善、新会计准则实施和所得税合并等也给很多公司带来了活力。

      发掘估值洼地

      在大环境未变的情况下,许多基金公司都将延续去年四季度的策略,在金融、房地产、消费服务、装备制造等行业上下了重注。但在这些热门行业龙头股资金日渐饱和的环境下,很多基金也开始在新领域挖掘一些估值未到位的成长股。

      在行业上,一些基金公司已经跳出固有的圈子,在科技创新、公用事业、传媒和原材料等各个领域去发现新价值。

      从投资风格上,大盘蓝筹不再是基金公司的唯一选择。虽然有的公司,尤其是基金规模大的公司仍然偏爱流动性佳、与股指期货关联度大的大盘蓝筹,但已经有一些基金从成长性的角度开始转向二线蓝筹和中小盘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