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阮晓琴
国家发改委编制的《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昨日出炉。《规划》体现了调控总量、优化布局、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及大力发展煤层气等诸多发展思路。其中,计划到2010年将煤炭总产量控制在26亿吨。
年新增产能控制在2%
《规划》预测,综合考虑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节能降耗等因素,预测2010年全国煤炭需求总量为26亿吨。电力、钢铁工业用煤继续快速增长,建材工业用煤基本维持不变,煤化工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按照规划,2010年煤炭生产总量控制在26亿吨。而据国家发改委预测,2006年,我国煤炭产量约24亿吨。未来4年,煤炭行业新增产能将控制在2亿吨左右,年新增长率仅约2%。这远远低于“十五”期间煤炭产能年增长11%的速度。
“十一五”期间,全国大中型煤矿建设规模8.1亿吨。其中,全国煤矿新增生产能力4.3亿吨。煤炭存量与新增量总计28.3亿吨。显然,如果这些产能实现,将超过26亿吨这个新订立的目标。调控总量成为一个现实的任务。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十一五”期间,要全面调控煤矿建设年度开工规模。期间,煤矿建设坚持“整合为主、新建为辅”的原则,全面整合、改造小型煤矿。新增煤炭产量以大型煤矿为主,中型煤矿为辅。压减小型煤矿产量,严格限制煤矿超能力生产。
要通过实施资源整合,关闭淘汰现有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型生产、在建煤矿,生产能力由2005年的10.8亿吨,压减到2010年的7亿吨以内,压减量达3.8亿吨。
划出煤炭三大新区域
《规划》第一次根据煤炭资源、区位、市场等情况,明确地将全国划分为煤炭调入区、煤炭调出区和煤炭自给区。全国煤炭布局原则:稳定调入区生产规模,增加调出区开发规模,适度开发自给区资源。
调入区包括京津冀、东北、华东、中南四个规划区;调出区为晋陕蒙宁规划区;自给区包括西南、新甘青两个规划区。
2010年,煤炭调出区的晋陕蒙宁区产量13.15亿吨,比2005年增加3.25亿吨,占全国增量的82.2%;煤炭调入区产量8.66亿吨,比2005年增加0.22亿吨,占全国增量的5.6%;煤炭自给区产量4.19亿吨,比2005年增加0.48亿吨,占全国增量的12.2%。
按规划,”十一五”期间,两大主要煤炭消费地浙江和广东都将退出煤炭生产。2005年,广东煤炭年产380万吨,浙江煤炭年产40万吨。
对晋陕蒙宁区调出区的规划是,重点建设神东、陕北、黄陇、晋北、晋中、晋东、蒙东、宁东等8个大型煤炭基地,提高勘查程度,增加精查储量,以建设大型、特大型煤矿为主,新建煤矿原则上不低于120万吨/年。
培育综合性煤炭大集团
“十五”期间建设的大中型煤矿,主要分布在大型煤炭基地内。在建煤矿中,大中型煤矿规模占82%。目前,已形成3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10家。其中,亿吨级特大型企业集团2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企业3个。
按规划,“十一五”期间,要把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培育成为优化煤炭工业结构的主体、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建设的主体、平衡国内市场供需关系的主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体,逐步形成若干个由国有资本控股、担负跨省区市煤炭供应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规划》称,要以市场运作为主,强化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打破区域界限,发展跨区域企业集团;打破行业界限,发展煤、电、化、路、港为一体的跨行业企业集团;打破所有制界限,发展各类资本参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最终形成煤炭、电力、化工、铁路和港口运输等综合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煤炭企业战略性重组的重点区域是晋陕蒙宁、华东、东北、西南等地区。
《规划》还提出要加强煤运通道建设。其中重点加强晋、陕、蒙、宁、黔煤炭铁路外运通道及北方煤炭港口建设,合理布局矿区铁路支线、矿区公路。加快铁路体制改革,吸引社会各类资金特别是优质煤炭企业的投资,参与运煤通道建设。
中国将大力发展煤层气
《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一个有意思的亮点就是鼓励大力发展煤层气(瓦斯)。
《规划》要求,对于煤层气,现有矿井要逐步实现应抽尽抽,新建矿井基本实现先采气、后采煤,瓦斯抽采率达40%以上。煤层气产量100亿立方米。
据调查,我国煤层气探明储量1023亿立方米。2005年,煤矿抽采瓦斯约23亿立方米,利用约10亿立方米。建成煤层气井615口,初步实现商业化运营。“十一五”末,煤炭瓦斯产量将是“十五”末的10倍。
“十一五”期间,煤层气示范工程及产业化建设备选项目包括:以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两大煤层气基地为重点,建设沁南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油气战略选区示范工程端氏项目、山西大宁先采气、后采煤示范工程项目;在淮南和沈阳矿区建设高瓦斯、高地温、高地压煤层群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示范工程;在松藻和郑州矿区的严重突出矿井建设瓦斯抽采与利用示范工程;在淮北和阳泉矿区的自燃发火严重高瓦斯矿井建设瓦斯抽采与利用示范工程;在晋城和鹤岗矿区建设先抽气后采煤、煤炭与煤层气共采示范工程,以及瓦斯抽采与利用的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等示范工程。
统筹规划煤层气管线和天然气管网建设。“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主要煤层气输气管道10条,线路全长1441公里,设计总输气能力65亿立方米。(阮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