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周出现涨停之后,玉米市场近期的弱势,多少让人有些郁闷。由于玉米市场的利空基本面逐渐加重,短期来看玉米市场的回调压力已经加大。
自新年以来,从大连玉米期货盘面走势可以明显地看出,其涨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CBOT市场的强势。在此带动下,其出现了自2004年9月22日上市以来的第一个涨停板。这对玉米这么一个“大盘”品种着实不易,市场的交易热情也被大大激发。但是很明显,国内市场缺乏后备的资金和基本面条件支持,涨停后出现的高点反而成了做空者的天堂。而美盘玉米在基本面上,则遭受玉米价格大涨之后引发的种植面积大幅度扩大的重大利空。
据美国最大的农业组织—————美国农场局联盟(AFBF)称,2007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将增长10%,达到8650万英亩,高于2006年的7860万英亩。由于玉米价格的高企,美国许多农民今年将放弃种植大豆、小麦和棉花,转而大量种植玉米。这对本来就处于产量最高峰的玉米市场的压力将会逐步显现。这些利空因素在期货市场发达的美国,会迅速传导至期货市场,进而在价格上体现出来。近期美盘农产品的调整态势就很好说明了这点。
大连玉米近期的疲弱表现,不只是来自外盘的调整所致,更重要的还是来自内因方面,就是国内玉米市场的市场压力已经开始出现。
现货市场较之前期已经明显趋冷。前期,国内玉米期货和现货市场几乎是“比翼双飞”,两个市场价格齐齐上涨,甚至多次出现现货价格不断推动期货价格走强的局面。深加工企业更是在现货货源紧张的情况下,不断提高收购价格来满足企业的生产。但新年后,由于销区货源的不断补充,现货价格率先走低。短短半个月时间,价格下跌的幅度达到60至80元/吨左右,这对价格偏低的玉米来说,持续的下跌幅度已经很大了。缺乏现货市场的有力支持,大连玉米期货就难有作为。
国内玉米并没想象的那么紧张,由于能源特性的加入,玉米市场迅速膨胀。但是很明显,对于全国产量1.4亿吨以上的品种来讲,前期的膨胀速度显然是太快了。更何况我国玉米市场的整体格局仍然是供略大于求。我国玉米出现的紧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产业布局和运输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地域性需求紧张引发的价格飞涨,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在主销区广东地区,只不过近年随着主产区东北地区本地工业加工能力的加强,可供外运的玉米数量减少,加重了这种地域性矛盾,但价格涨幅还在历史范围之内。随着这种矛盾的缓解,价格回落也属必然。
同时由于农户惜售心理的减轻,玉米上市量的增加,库存逐渐充盈,目前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已储备了大量库存,部分企业已通过下调挂牌或成交价格来控制渐涨的收购量,这也是大多数玉米收购主体普遍的做法。但是需求不但没有增长,反而略有走低。
在众多利多退去之后,玉米市场的利空逐渐袭来,玉米市场近期的调整行情继续出现恐在所难免。